画画世界
      分享到:

      壶艺的发展

        作者:核实中..2009-10-13 09:07:19 来源:网络

        自明正德年间,即16世纪初起,宜兴紫砂壶开启了奠定以后成就的基础,历代名家辈出,承前启后,茶壶的造型千变万化。以下概略用来代表壶艺的演进的四个时期,兹列如下,略供茶侣会友参考。
        第一期:在明代万历(1573-1619)晚期,此期筋纹器的制作是其特点,这种风气延续到18世纪之后。继草创期的四名家后,此期复有“三大”出现,即大彬的“时大”、仲芳之“李大”、友泉之“徐大”!当时就有“壶中妙手称三大”的流传,可见三大声名之盛。在本期年代之末,有名列“四大名壶”的“孟臣壶”出现,惠孟臣,宜兴人,所制壶大者浑朴,小者精妙是大彬后一名手,在惠孟臣的流传作品中以小壶为多,似乎没有筋纹器的特征,而孟臣也以小壶著称,此为后世水平壶的前身,这些小壶可圆、可扁也可束腰平底,后世仿制者多,其名之显由此可知。
        自供春开山后,时大彬继其衣钵,以后名家辈出,各有特色,四大天王,三大国手等,都是在陶艺有特殊成就,而后人给予的尊称。此期代表人物为时大彬,李仲芳及徐友泉。
        第二期:由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约于清康熙至嘉庆年间。此期以自然型茶壶最受欢迎,同时注重壶面的纹饰,尤其是方型壶。
        由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约于清康熙至嘉庆年间,此期最重要的陶艺家,首推陈鸣远。在本期年代末,就如第一期,也有名列“四大名壶”的“远公壶”出现。惠逸公,他活跃于18世纪,制壶成就,工巧一类可与孟臣相伯仲,两人均属小壶传统故世称“二惠”。
        第三期:由19世纪初至19世纪末,约于清嘉庆至光绪年间。这一时期以几何型较为盛行,这是因为当时文人与陶工交往甚密,为便于壶上镌刻书、画和篆刻,所以产生了简单的型制。固然在18世纪中叶也盛行几何型器,但却没有陈曼生时代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曼生则是领导这种几何潮流有主角,所以归属几何型期为第三期的特色。陈曼生本名是陈鸿寿,曼生为号。他曾于宜兴为官,据所载,他于闲暇时为杨彭年和那二泉设计了18个壶式。杨、那二人则为当时最负盛名的陶工,此种文人与陶工合作的结晶由杨彭年制造,曼生题款,人称“曼生壶”公推为壶艺中兴。在曼生之后,矍应绍也是本期的重要人物之一。道兴年间人,字子冶,初号月壶,作品常见梅竹镘于壶。题壶多行书,间作楷书,或刻“子冶”款、或有“月帝”、“吉安”篆章合用,古雅之极,所以说;宜壶之盛,曼生后子冶实为第一人。
        第四期:由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中叶,约于清光绪至民初。此期产品因已大量产销,所以四种造型的类别都有,应属仿古创新的型期。壶艺是门相当深微的学问,其中涉及的范围,包含历史、美学、工学......等,若欲加以介绍,实非区区数语所能尽言,本章所提列者,是为茶道中人对壶艺的基本常识,所摘列名家,也以代表人物为主。

        来源:网络

        知识搜索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业务部:
        • 邮编:100069
        • 电话:
        • 技术部:
        • 邮编:100052
        • 电话:
        • 热线: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3(s)   5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