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画世界
      分享到:

      邮票商人李国胜:投资中国30年见证猴票神话

        作者:核实中..2009-09-25 18:33:48 来源:网络

          用钱生钱,这在30年前“靠双手创造财富”的时代是不可想象的。但如今,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已经成为一项战略目标,投资理财会成为未来人们生活的一种方式。30年来,随着人们手中财富的增加,中国的投资市场尽管跌宕起伏,但日趋成熟。

          关键词:股票一级市场、猴票

          文/本刊记者 韩捷

          已过知天命年龄的李国胜,看上去精力依然如30年前一样充沛,回想自己充满传奇色彩、跌宕起伏的投资生涯,他笑谈“赚了一点钱,全是因为运气好。”22岁时,他成为中国第一批个人投资者——进行邮票交易,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37岁时,他带着几十万元进入股市,获得巨大成功,最高潮时个人所拥有的股票市值达到几个亿;临近50岁时,他转而投身当代艺术品投资领域,他认为:如今中国所处的快速蓬勃发展阶段、甚至到处充斥着浮躁的环境中,正是孕育伟大艺术家诞生的最好时机。

          最早和国际接轨的邮票商人

          李国胜出生于1954年,祖籍山东德州,在北京长大,大学毕业后在北京的一所中学里任教。从1976年开始,22岁的李国胜就开始了自己的投资生涯。当时在北京东华门邮票公司门口,每天都有不少人聚集在此,捧着各自的集邮册进行交换或者买卖。很早就开始集邮的李国胜觉得有点意思,慢慢也就加入了进去。靠着自己的悟性、热情、真诚和勤奋,李国胜很快就摸到了这里面的门道,并和邮票总公司和北京分公司主管发行的领导们混得很熟,甚至可以称兄道弟。

          一年后,李国胜偶然碰到了一位香港来的姚阿姨,她很喜欢文革邮票,愿意出高价收购。那时李国胜正准备结婚,就和姚阿姨达成了一项交易:用自己的一套半文革邮票,换姚阿姨的一部四喇叭、双声道录音机。姚阿姨对于邮票的品相要求很严格,提出让李国胜调换里面的三四张品相不佳的邮票,第二天再正式进行交易。李国胜爽快地答应了,并且让姚阿姨将自己的集邮册也直接拿走了。第二天在约定的大华电影院门口,李国胜等了整整一个多钟头也不见姚阿姨的身影,虽然内心理智上判断姚阿姨一定不会骗人,但他心里还是一个劲地打鼓,急得汗都下来了。其实,那天刚巧姚阿姨突然遇到点急事耽误了时间,而当时又没有手机。

          最终俩人见面后,姚阿姨告诉李国胜,她是香港的邮商,通过最近一个阶段的考察,很看好内地的市场。李国胜先让姚阿姨拿走集邮册的举动,令她非常感动,觉得这个小伙子很真诚,也很聪明,非常期待和李国胜进行进一步的合作。在回香港的前一天,姚阿姨拿出一本《斯科特邮票目录》交给了李国胜,并撂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现在的邮票市场最值钱的是信息,谁能第一时间知道国际行情,谁就能赚大钱,我可以给你提供一些帮助。

          一般在国际交易市场上,判定某种邮票市场价格的最权威标准,就是看其目录价。所谓目录,指的是美国的斯科特、法国的香槟、英国的吉本斯和德国的米歇尔四大邮票年鉴。目录上刊登着每年全球发行的各类正规邮票信息,包括插图、价格、版数、发行情况等等。

          当时中国的邮票交易市场,别说四大邮票年鉴,就是普通国内出版的集邮报刊都不多见,北京的集邮者甚至都很难知道广州地区的价格究竟是多少。那些靠体力在国内各个城市间进行长途贩运的邮商们,已经成为30年前中国投资市场上最先掌握“内部消息”的一群人了。而此时的李国胜已经悄悄地和国际市场接轨了。

          身在香港的姚阿姨定期都会发来具体邮票品种的买进指令,北京的李国胜照方抓药后,在他购入价的基础上再加一倍的价格直接卖给姚阿姨,几乎是闭着眼睛就能挣钱。由于比同行们知道的更多,李国胜就可以大胆的囤积居奇,加之人脉资源的优势,他甚至经常直接从邮票公司的仓库里大批提货。

          自从当初得到那本《斯科特邮票目录》后,李国胜就没有停止过关于邮票的学习和钻研,同时也将身边的同行们越拉越远。除了新发行的各类邮票外,李国胜逐渐认识到了解放区邮票、文革票和英国本土票所蕴藏的巨大价值,明白了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国内与国际市场间形成的巨大利润空间,知道了国际上邮票交易的场所还有拍卖……

          见识决定财富

          1980年,中国发行了那套如今“地球人都知道”的第一套生肖邮票——猴票,一版6.4元,李国胜买了100版,一共花去640元。当时一辆自行车大概170元左右,中国职工的平均月工资大约38元,所以李国胜的640元算是一笔巨款了,曾引起周围街坊邻里们长时间的议论。17年后,也就是在中国邮票市场最后一次回光返照的时候,一版猴票的价格已经飞涨到27万元。当然,谁也不可能将一直没有停止过上涨的猴票持有17年,当涨到一版上万元的时候,李国胜就将手里的猴票全部出货了。

          见识决定一个人财富的积累,如今回想起来,令李国胜扼腕叹息“卖便宜了”的事情又何止猴票一桩。李国胜曾经花十几元收到了几张英国本土早期邮票,觉得应该值几个钱,就交给了姚阿姨并约定:卖掉后一人一半分账。一个月后,李国胜收到了香港汇来的3万元。若干年后,越来越内行的李国胜查阅香港一家拍卖公司的图录,赫然发现了那几张邮票,当时的拍卖价格的确是6万元——但不是人民币,是6万英镑。

          大约还是在1980年,李国胜收到一麻袋“大清宝钞”票,其实是当时商人们使用的银票,很多上面都盖着各大钱庄、票号的印章。一套4张,李国胜按每套20元的价钱全部吃进。然后,他提着麻袋坐火车直奔广州,狠狠心开了一个“天价”——每套100元,全部卖给了姚阿姨。就这一个来回,李国胜赚了15万元。但后来,李国胜还是觉得“大清宝钞”肯定是卖便宜了,就打电话追问姚阿姨她出手时卖的是什么价格,一番推托和长时间的迟疑后,电话那头回答说:每套1500元港币。

          今天谈起这些往事,李国胜依然唏嘘不已:“那时候太年轻,不懂的东西太多了。但话说回来,一个人不可能全部包揽所有的利益,一件艺术品所创造出来的价值是需要很多人均摊的。”

          当然,信息不对称的结果并不总是后悔的事,也能带来因祸得福、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姚阿姨有时也会从北京别的人那里进货,造成有几次李国胜进的货全部砸在了自己手里。不料被迫囤了几年的邮票,后来纷纷价格暴涨,为李国胜赚了更大的钱。

          股票一级市场中的巨大诱惑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眼界越来越开阔的李国胜对于股票市场来了兴趣,每次去香港都要带回来很多股票等证券投资方面的书籍,认真研读。特别期待内地也能有自己的证券交易所。尽管当时的邮票市场依然红火,但再热闹的邮票交易其一年的总交易额也比不上股票市场一天的交易量,对于那时的李国胜来说,太缺乏刺激了。李国胜对外宣称:只要内地成立证券交易所,他必定第一批入市。

          终于等到了199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但那一年只有持上海市身份证的人才可以开户进行股票交易。于是,李国胜找到上海的朋友,替自己开了一个户头,俩人还得签署一个协议:每次交易都得由李国胜发出指令,他的上海朋友具体负责买卖。

          1992年,北京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它也是北京出现的第一家证券公司。带着几十万元的资金,李国胜随即正式入驻了这家证券公司的大户室。然后,他敏锐地在股票的一级市场中找到了机会,赚到了更多的钱。

          一级市场(Primary Market)主要是指筹集资金的上市公司,将其新发行的股票销售给最初购买者的金融市场。通常一级市场并不为公众所熟知,因为将股票销售给最初购买者的过程并不是公开进行的。一个广为人知的事实是,绝大多数股票上市首日收盘股价,都会高过甚至大幅超过发行价格,从而导致一级市场无风险暴利的存在。这一现象在中国A股市场尤为明显。

          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股票市场,证券公司等机构内的从业人员大多来自于金融院校科班出身的大学生们,相比于长期关注并战斗在市场第一线的散户投资者来说,他们其实并不很成熟,而且对于市场前景的判断也没有有经验的散户们准确。那时证券公司在申购新股过程中,常常采用最保守的做法——把资金融给大户们,然后赚取他们的一点点利息。

          精明的李国胜适时出手,比如申购发行价6元的股票,他只需交纳每股1元的保证金,就能够用100万元从证券公司中买到价值600万元的股票。一般三个月封闭期后,李国胜买到的这批原始股上市交易,首日就能获得至少20%的无风险收益,而他只需为证券公司给自己的融资多付出一点银行利益而已。很快,在股市上积累的资金已经过亿元,李国胜说他最风光的时候,在上海的中银大厦里,曾经开过两家私募基金投资公司。

          时间走到2000年,就在李国胜继续踌躇满志之时,证券市场却无情地把他抛弃。那时他对形势判断出现失误,没想到国有股的问题有那么严重,还在一如既往地大比例融资,结果损失惨重。“我本来不是坐庄的,但后来比庄家还急。每天2点40分就开始紧张,得安排人把市值给打上一毛钱去,收盘价高了才能保住我的市值,不被人平仓,当时在股市里就那么煎熬着。”但股市的趋势一旦确立,是任何人为操作也无法左右的。股市仍在不断地下跌,李国胜手里的股票市值一直在玩命的缩,最后赔了有一个亿。2004年,当A股股指最终从2200点一直跌到1000点的时候,李国胜毅然斩掉了所有股票,退出了证券投资市场。

          艺术市场再一次送出机会

          所幸的是,李国胜又碰到了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繁荣。其实早在1994年秋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中国嘉德公司的拍卖预展上,李国胜看到了陈逸飞创作的油画《山地风》,不禁被眼前凝重而充满活力的画面惊呆了。凭着投资人特有的一种直觉,李国胜和几个朋友以286万元拍下此画,创下了当年中国油画拍卖的最高纪录。

          从此,李国胜一发不可收拾,他开始看画展、买画册,找美术界的人士虚心请教,开始大规模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品。

          2001年,李国胜遇到了怀才不遇的青年画家尹朝阳。在上海一个昏暗的咖啡馆里,李国胜看到了拍摄效果不太理想的“石头系列”画作照片。虽然并没有看到油画原作,但他依然被照片中皱着眉头、费尽力气搬石头的男人形象所感动。恍惚中,他觉得自己就是那个搬石头的男人,他看到了男人无法回避的责任感。李国胜以每张油画3万元的价格一次买了尹朝阳的13张作品,并且成功地在北京为这位画家举办了一次个展。随后,李国胜又前前后后买了尹朝阳30多张画,共花了将近70万元。

          70万元对那时的李国胜来说不算什么,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尹朝阳的第一次个展,引起了艺术圈的广泛关注。以此为起点,这位画家逐渐成为中国“70年代”艺术家群体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身价倍增。在去年香港苏富比秋季的一场拍卖会上,尹朝阳的一幅作品以18万美元成交。李国胜那时候买的都是他非常重要的作品,所以,那些画的价格翻了50倍都不止。

          这件事和随后股市的起伏,让李国胜对金钱的看法发生改变,悟出了很多道理:“人的一生有两三千万元就绝对够了,再拼命赚钱是为什么?想来想去就是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我现在对钱的欲望不高了,而对做什么事情、做成什么样子越来越关注。我在股市上赔了上亿的钱,最后什么都没留下,可我才花了不到70万元,就成就了一个艺术家,这给我的教育很深刻。现在很多画家还在为温饱拼搏,看到他们就觉得有责任去做一个画廊,帮这些艺术家得到认可。这样我有成就感,对艺术家也是种支持。”

          2002年起,李国胜开始与朋友合伙经营中国当代油画,正式创办了环碧堂画廊。何多苓、刘小东、毛焰、夏俊娜、章剑等十多位在中国艺术界极为活跃的艺术家先后成为了环碧堂的签约画家。而近几年,这些画家均已成为了各自年龄层画家中的佼佼者,他们作品的拍卖价格也从此一路飙升。

          几年的画廊老板做下来,在李国胜的眼里,比起股票投资,艺术品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有虚拟性和想象力。1万元的艺术品,可以具有1000万元的想象力。股票哪能这么去想,那不疯了吗?如果你选择了一位将来可以成为一线艺术家甚至是未来大师的人,当全世界都在关注他的时候,那么很可能就是1000倍的增长概念。

          早在2006年,李国胜就算过一笔账:世界上最有钱的人究竟愿意花费资产的多少比例来购买一幅心仪已久的油画?他的保守估计是1%。如果按当年《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榜的首富荣智健133亿元的财富来估算,中国的当代油画在理想条件下能卖出1.3亿元人民币的高价——“这就是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想像空间”。

          两年后,香港佳士得“亚洲当代夜场拍卖”落槌后,曾梵志1996年创作的油画作品《面具系列1996 No.6》以超过7500万港币的价格,创造了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新的拍卖纪录。距离李国胜当初预测的“高价”已经越来越近。

          李国胜说自己今天的工作是做年轻艺术家的经纪人,发现、培养、推介中国的当代艺术家走向全世界。李国胜告诉我们,他自己的偶像是当今世界拳击界最有成就的经纪人唐金。 “画廊就是一个平台,我要让最有潜质的艺术家从这个平台上起步,最终成为大师。一个好的艺术家想象空间是无限大的,如果他真成为大师,现在值一万元的画以后就能卖到一千万甚至更高。如果你有眼光,你就可以做到点石成金。”

          李国胜评述:

          由于为人热情爽直,所以圈子里的朋友都喊李国胜“老李”。老李今年已经54岁了,却和一帮“80后”的画廊同事、艺术家们整天厮混在一起,他说这样感觉很享受,乐在其中。与学院派出身的画廊老板不同,老李判断一件作品的价值全凭感觉,他相信自己的这种感觉,就像30年前他相信姚阿姨一样。

          虽然早就脱离了股票市场,但老李每天都在关注:从美国股市到中国A股市场全不放过,他说这些信息对于自己目前的工作同样帮助巨大。他认为艺术品是最高端的投资领域,参与者大多属于各个领域的成功人士,老李称自己“是在和这个地球上最聪明的一群人在玩”。

        来源:网络

        知识搜索
        名人堂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业务部:
        • 邮编:100069
        • 电话:
        • 技术部:
        • 邮编:100052
        • 电话:
        • 热线: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35(s)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