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画世界
      分享到:

      解析“随类敷彩”,浅谈中国山水画的用色

        作者:核实中..2009-11-11 14:33:22 来源:网络

        一、 山水画概说

        中国画,由于它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以及它自身所特有的绘画工具与材料的选择,形成了其特有的艺术形式。而中国的山水画,经过汉魏、两晋的酝酿,终于在隋代开始,逐步登上了中国的绘画舞台,展示出独有的艺术魅力,继而又以其内容与老庄哲学精神的契合,迎合了文人与士大夫的观念,一跃而成为绘画的主流,兴盛于唐,至宋而达到顶峰;宋以后则文人水墨画大兴,以至于前期以金碧辉煌的色彩为重的绘画观念,始被水墨而取代。“王维始用水墨渲淡,水墨即兴,色彩之研究微矣。”(俞剑华语)且不管这种说法的导向意义与立足点,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与手段,确实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色与墨不可能并存,重色则不能求墨,重墨则不可求色。而时代即变,审美有异,绘画方式的探求自然会有差别。然而,中华民族千万年来形成的认识世界的方法与思维方式是不会变的。那么,解析传统审美规律,认识民族文化内涵,弘扬传统,为创造出具有时代风貌的山水画,更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随类敷彩”的观念分析

        黄宾虹先生说过:“不师古人如夜行无火”。看起来,认识与师法前人的成果,是我们进入中国画艺术领域的阶梯,所谓“入古者深,出古者远”吗( 贾又福语)。中国的山水画,从设色上分,大体包括重彩的“青绿山水”、淡雅的“浅绛山水”和极少用色的“水墨丹青”。其实,古人即把“丹青”作为绘画的代称,《汉书?苏武传》中有“竹帛所载,丹青所画”,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中也有“写载其状,记之丹青”的话,就是把古代绘画所用的丹砂、石青、石绿等颜色当作绘画名称的。可见,颜色在古代绘画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色彩的运用,却因为时代的不同,而有差异。
        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了六法的概念,“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古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敷彩是也(注《芥子园画传》与《图画见闻志》均为“随类敷彩”,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所载“随类赋彩”不同。《说文》赋,敛也,经传里有给予之意。于此句中不能顺意,故取“敷”。),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魏晋南北朝时期,仍是人物画的繁荣阶段,绘画仍然是“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用,崇尚临事摹写,以掌握前人的绘画方法,内容也是以传说、典故等有教益的事件为主,设色绚丽华贵,更加强了绘画的“教化”作用。“随类敷彩”,正是在这时被画家谢赫总结与归纳出来的。那末这句话是何用意呢?我们来逐步的分析一下,“类”与“敷”两字是关键。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类,种类相似,唯犬为甚,从犬类。清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中说:类,难晓也,谓相近难分别也。从页、米,页尤种也,言种繁多如米,多不可分,会意字。这个字原指犬类繁多难以区分,后借指一切相近、相邻或相似的事物,是谓分门别类。从此字的使用来看,我们的祖先有着极强的概括与抽象能力,比如象形文字的发明与六书造字法,既概括又具体。这种思维方式也同样反映到了绘画上:树的画法有鹿角与蟹爪式,叶法有尖叶点叶下垂叶与夹叶,山的皴法也有披麻雨点豆瓣斧劈解索折带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画法都是对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的归纳与合并,简括但又得其意。再看另一字,敷,施也,从攴、尃,即用手以一定的方式施行;从寸,凡敷施必有法度而后行。那“随类敷彩”就是,按着物象的类别以一定的方法施颜色。那这颜色当然是物象本身的颜色了,这也就是中国画重固有色的主要原因了吧。通过解析,我们不难发现,这简短的词语,包含了用色的观念、方式方法、手段及颜色倾向。这简直像是“秘诀”呀。

        三、 中国山水画的用色特点

        正是抽象与概括的思想,导致了中国画的独特用色方式:无论用色多与少,重与淡,都依画面物象类别,以一定的手法,设色。那么具体看,历代山水画的用色有哪些主要特征呢?试分析如下:
        第一,不写实,用色受传统哲学观念影响,用色主观。不以客观实际为宗,与西方的用色刻划形体有别,不随形体的转折而变换色彩。中国人求本而不求末,但得其规律,正所谓“得意忘形”。而深入模拟自然的方式,是走极端,所以因其片面而未求,却取其象征意味。以儒家“中庸”思想为原则,和老子的“圣人去甚去太”,借鉴佛家反对“边见”之说,弃物象的外在真实而求其意。具体上用色单纯,以不变应万变,进而达到永恒。季羡林先生在《21世纪?东方文化的时代》一文中说:“东西方文化基础的最根本的差别,在于思维方式不同这一点。”所以,国画用色决不能用西方的设色方法。并且,用色主观,重固有色。西画中用及的光影及环境等一些外在因素,皆忽略不记,但颜色的运用又符合客观物象,取其神。如宋代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所施大青大绿即源于客观实在,又有主观判定,因为中国画不注重写生,是以畅游的思想指导创作的,作者没有身临其境的再现客观色彩,而是凭主观臆想敷色的。
        第二,在宋以后的山水画作品中,用色崇尚淡雅,求真趣,“淡然之极,而众美从之”,(庄子?刻意篇),苏轼也有“寄至味于淡泊”的话,淡可生雅,不饰华丽,其实,是对文人品藻之风的延续,影响到了作画的每一个步骤,故有用色者,淡雅有韵致者胜。
        第三,用色与用墨有一定的方法,用墨讲厚。设色上,有平涂,有渲染,有积色,有铺染结合的,有湿染,有干染,还有以“写”的方法设色的,都和个人习惯的表现方式与经验有关。同时,用色用墨求厚 。黄宾虹先生的画,以墨为主,设色用写法,全不即形,色不即不离于线,后渲染,得浑厚氤氲之气。无论是重彩的青绿,还是浅绛或水墨,都讲究薄施而有厚的意味,不能像西画那样生堆硬砌。重彩中有“三矾九染”之说,不能一遍施足,要淡而知味,于简中求层次。中国画不示真实,弱化空间与体量感而求厚,大概是为了烘托气氛的吧。
        第四,弃色而重墨。这既是观念的象征,又是用色的“移情”,自有唐代王维以来,绘画几乎就是水墨的天地了。古语有“一阴一阳谓之道”、“万物负阴而抱阳”,水墨画的一黑一白,负载天地,已极尽变化,无需颜色的出现,况乎老子有“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之说,舍绚丽,令人的心性皆“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所以,受老庄哲学影响至深的文人于绘画领域的介入,书法用笔及墨的追求,使笔墨结构自身就达到了美的一种表现形式。对“玄学”的延伸与感悟,以及笔墨的自律,超越了从属于辅佐地位的色彩,笔中有意,墨中有情,如李可染先生讲的:“水墨胜处色无功”,以墨求神韵。更得乎“黑云压境城欲摧”,“黑入太阴雷雨垂”的诗境影响,使墨的黑色足以令人“畅神”,以至于精神为之贯通、渗化与交流,达到了 “玄之又玄,众眇之门”的精神境界。

        四、 传统色彩观的现实意义

        过去曾有一句话,“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说的既辩证又客观。但它的前提是,先有“古”和“中”,就是要有根,后才可言“用”。艺术离不开文化,文化精神如果缺失,那一定会被异化,会无抵抗力,当然更无“吸收”可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作为传承祖国文化的一元,应该深入了解传统思想观念,很好地掌握古人的绘画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古人的缺口,找到自己的突破点。老子云:“反者道之动”,高层面的反,正是规律的发展,“推动事物发展的力量,常常萌动于对前人固有成就的不满而另有企图”(贾又福语)。
        在今天发达的经济社会中,想要在专业上有所突破,使自己的画既有传承又有时代感,既有时代价值又有历史价值,就得先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再融合东西。所以,在色彩的掌握与运用上,通过对古人用色规律的分析,以及时代所赋予的美学因素,结合西方绘画在色彩上的研究成果,把山水画努力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探求:
        首先,必须遵守“随类敷彩”的原则。这是中国画用色的根,为物象传神、为整个画面的意境服务,并能彰显中国画的意味。历代的山水画家,莫不如是,它是中国画所特有的基因之一。
        其次,可以在“以笔为主色墨为辅”与“以色墨为主笔为辅”两个大范围内尝试:
        1.增加对于书法艺术的深入学习研究,提炼与自己相符的独特用笔,把传统笔墨结构规律与现代构成原理相结合,创造具有新时代意义的笔墨符号和有意味的形象,以色相辅佐,具备极强的传统绘画特征,而大众易于接受。比如卢禹舜先生的画,用笔劲拔,线条细劲而有刚性,形象简练而丰富,且符号化,有极强的构成意识,更辅以泼墨泼彩的大写意相渲染,画面气韵生动,色墨氤氲,悠远神秘。再如,范扬先生的画,运笔连贯洒脱,线条顺畅悠扬而有文气,用色亦如黄宾虹以笔写出,气势磅礴。还有如何家林先生的清秀 ,姚鸣京先生的怪异,都各有所长,各具面目。
        2.以色或墨直接涂形,以线破面,线应有意味,形也应有趣味。具体象没骨法与点厾法,但形象绝对不能具体,画面形象应更抽象与简括,只是强化平面构成意识,运用传统的聚散、疏密、大小、浓淡、直曲、方圆等对比因素,既符合笔墨结构的审美,又结合色彩构成规律进行创作。用色取雅,设色淡,以和中国画的追求。已故女画家周思聪先生,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墨荷系列),包括西画颜料在宣纸上的渗化效果;田黎明先生更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令世人瞩目;还有张捷与刘进安先生,他们都把构成与色彩的运用,与传统进行了有益的衔接,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最后,有效利用当代科技与文化条件,充分认识色彩,运用西方美学丰富的色彩与搭配规律,充实中国画的用色手段。比如,岩彩的运用包括丙烯颜料的使用,甚至广告色、水彩色及油画色在水墨范畴的运用,都使得中国画在色彩方面有了新的发展。
        记得徐渭有一首诗,“从来不看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有信但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这种傲骨,这种自信的、不与人同的文士风度,正是我们可资借鉴的榜样。也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当代艺术界无数的闯将,使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国画艺术弘扬光大。同时,作为一名学生,为我们也能成为其中的一元而努力!

        2007-3-28 付熙云 记于大庆


        参考文献:
        (1) 贾又福 《谈话篇》 荣宝斋出版社
        (2) 周来祥 《中国美学主潮》 山东大学出版社
        (3) 李润生 《多视角美术赏析》 人民美术出版社
        (4) 王定理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传统色彩教学》 吉林美术出版社
        (5) 汉?许慎 《说文解字》 古籍出版社
        (6) 朱乃正 《卢沉。周思聪文集》 人民美术出版社

        知识搜索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业务部:
        • 邮编:100069
        • 电话:
        • 技术部:
        • 邮编:100052
        • 电话:
        • 热线: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0(s)   5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