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画世界
      分享到:

      德化陶瓷制作生产——窑具 窑炉材料

        作者:核实中..2010-01-12 10:32:03 来源:网络

        一、窑具


        (一)垫具


        由耐火材料、粘土和瓷坯泥烧制,
        装烧时用于各器物隔离、铺垫用的窑具,
        有支钉、支垫、支圈、垫托、托盘、垫柱、垫圈、垫饼、圆筒形垫具、垫底钵、二脚垫饼、支柱(俗称狗脚)等。



        支钉,
        用粘土或陶、瓷土捏成小块,
        瓷器装烧时,
        为器物重叠隔离的窑具。
        唐代,
        洋田墓林古窑址出土的器物,
        北宋盖德碗坪苍窑出土的器物等均用支钉作隔离。



        支垫,
        托烧器物的支柱,
        大小不一,
        为唐代德化窑主要窑具。



        垫柱,
        呈圆状,
        轮制,
        装烧时顶托器物之用。
        由唐代支垫发展起来的一种窑具。
        南宋为荷口瓶支烧窑具。



        垫饼,
        圆形,
        中部凸起,
        饼面平坦,
        边沿略斜或稍凸起,
        用于承托器物的垫具。
        大型垫饼是放置支圈用的垫底饼。
        北宋盖德碗坪苍窑开始使用。
        南宋时代,
        为白瓷胎或黄砂胎。
        元代的垫饼为圆形、平面。
        明、清时代为粗泥制成。
        新中国成立后,
        龙窑、阶级窑继续使用。



        垫圈,
        始于北宋,
        南宋为白瓷胎或黄砂胎芒口碗复烧窑具。
        元代的垫圈有圆形、椭圆,
        用细泥或瓷土捏成。



        支圈,
        开始出现于北宋,
        南宋的支圈为轮制白瓷胎,
        深腹钵对口烧时作间隔器。
        元代的支圈为粗泥轮制,
        直壁,
        顶端斜平,
        内呈弧形,
        有的呈锯齿状,
        是复烧芒口碗的支烧窑具。
        元代支圈的高度较矮小,
        增加了装烧密度和装烧量。



        托盘、垫托,
        开始出现于北宋碗坪苍窑。
        南宋为轮制和手捏而成,
        粗砂陶与垫托组合,
        为粉盒托烧窑具。



        垫底钵(墭头),
        南宋盖德民间开始使用的筒形垫具。



        匣钵垫,
        俗称狗脚。
        始出现于元代屈斗宫一带古窑址。
        粗泥轮制,
        呈平沿斜腹,
        平底而稍内凹。
        作为承托和支撑各类匣钵的垫底钵。



        三脚垫饼,
        因底部附有三足而得名,
        始出现于元代。
        瓷泥轮制,
        足为轮制刀削。
        分大、中、小三种,
        圆形、平顶,
        是承托器物的垫具。



        托座,
        始于元代。
        由支柱发展而成的一种窑具,
        粗泥制作,
        圆形、平顶、中部束腰、底内呈凹状,
        中空直通顶座。
        为托烧碗或洗形器物对口烧的窑具。



        (二)匣钵


        匣钵俗称“墭”或“瓷墭”,
        以耐火牯土为原料,
        用轮制和手拉坯成型,
        大小不一,
        根据器物需要而定。
        北宋时,
        开始出现伞状底钵、匣钵,
        但还不是烧瓷的主要窑具。
        宋末元初,
        德化窑烧制瓷器才以匣钵为主,
        历经明、清、民国,
        直至新中国成立后,
        龙窑、阶级窑均用墭作窑具,
        其名称也规范地称为“匣钵”。
        进入21世纪初,
        必德陶瓷有限公司、冠峰公司等厂家的隧道窑还继续使用匣钵作窑具。



        伞状底钵,
        始于北宋。
        它的外观犹如伞状而得名。
        用粘土做成圆柱形,
        作垫柱底座,
        高约14厘米,
        直径9厘米左右,
        再用粘土制成盘,
        直径30厘米,
        盘下面为平底,
        上面呈斜坡状,
        可放器物坯胎,
        置底座上,
        依次再加一个直径相同的垫柱,
        高约5厘米,
        其上再放一个直径相同的盘,
        一层层重叠起来。



        平底钵(浅子墭),
        始于宋末元初。
        用耐火泥制成,
        作为装烧浅形器皿,
        如盘、碟等的窑具。



        环底钵(套囤),
        始于宋代.平沿、直壁、大、中、小环底。
        用于烧制墩子式碗或大型雕塑品。



        w型钵,
        始于元代,
        圆形、平沿,
        用于烧制较大型碗类。



        (三)新型窑具


        20世纪80年代以后,
        随着窑炉的革新,
        能源的变化,
        明焰裸烧技术的运用,
        窑具也随之变化。



        碳化硅板,
        四方形,
        其面积大小根据窑形而定,
        为坯胎明烧窑具。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使用。



        莫来石板,
        四方形,
        耐火平板,
        为坯胎裸烧窑具。



        三足垫板,
        由匣钵演化而成,
        匣钵圆形有墙,
        三足垫板无墙,
        钵底有三个足而得名,
        明火裸烧垫具。



        层梯钵,
        用碳化硅制作,
        呈梯状,
        一般分10层,
        为瓷板类烧成窑具。



        堇青石耐火平板,
        裸烧窑具。



        烧成匣钵,
        有碳化硅匣钵、硅线石粘土匣钵、耐火粘土匣钵。



        支柱,
        又名垫脚,
        俗称狗脚,
        碳化硅制成,
        作碳化硅板垫层支柱。



        二、窑炉耐火材料


        德化窑炉耐火材料,
        从魏晋开始,
        沿用至新中国成立后,
        均为耐火粗陶。
        20世纪80年代后,
        开始创办规模化、现代化的窑炉材料生产企业,
        大量生产标准化高铝质耐火砖、高铝质聚轻砖、轻质砖、粘土砖、莫来石聚轻砖,
        以及匣钵、支柱、碳化硅棚板。



        窑炉保温材料主要有莫来石耐火纤维(毯、棉)、硅酸铝耐火纤维(毯、棉)、氧化铝耐火纤维,
        以及节能保温涂料等。

        知识搜索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业务部:
        • 邮编:100069
        • 电话:
        • 技术部:
        • 邮编:100052
        • 电话:
        • 热线: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35(s)   5 queries
        update:
        memory 4.48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