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画世界
      分享到:

      谈德化窑

        作者:核实中..2010-01-12 10:08:32 来源:网络

        (一)

        《大清一统志》说:“唐贞元中,
        析永泰之归义乡,
        置归德场。
        后唐长兴三年,
        升为德化县”(卷二百七十二第十页)。
        清雍正十二年,
        始划德化县归永春州管辖,
        以前属泉州。
        泉州在唐天宝年间叫清源郡,
        属江南东道。
        宋太平兴国初,
        改平海军节度,
        属福建路。
        元、明改称泉州。
        这是德化县简略的沿革历史。



        德化县位于福建省的中部,
        境内戴云山,
        最高峰近二千公尺,
        是福建省的“脊梁”。
        “新生代之红砂岩,
        ……在本区未有代表。
        河谷两岸,
        较河面高十余公尺至四五十公尺之位置,
        颇有显著台地,
        其上且每有红土砂砾之沉积,
        皆新生代后期之产物也。
        河流近旁之冲积层,
        乃近代汜滥之所致”。
        全境瓷土的蕴藏量,
        根据一九四二年的估计数字是八十万公吨,
        产地有二十四处之多。


        德化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烧的,
        一般的说法是在明代,
        但最早而且确实的记载现在还很欠缺,
        在文献上有所谓“黑建”“白建”的分别;有所谓“建窑出福建泉州府德化县”的讹说。
        为了更好地了解德化瓷手工业的时代性与地方性,
        首先研究一下各种不同的说法是必要的。
        比较普遍能看到的材料是下面几种:

        一、“宋德化亦属建安治,
        鹧鸪斑瓷其出此耶?”(黄矞《瓷史》)

        二、“德化窑自明烧造,
        本泉州府德化县。
        ……今之建窑在此,
        盖不类旧建矣。
        ”(蓝浦《景德镇陶录》)三、“建窑在福建泉州府的德化县”。
        (朱琰《陶说》)

        四、“紫建,
        有乌泥建,
        有白建。
        ”(寂园叟《陶雅》)

        五、“建窑在福建,
        初设建安,
        后迁建阳。
        ……亦名福窑。
        因有紫建、乌泥建、白建三种。
        白者颇似定,
        惟无开片。
        ”(许之衡《饮流斋说瓷》)

        六、“建窑出福建泉州府德化县,
        碗盏多是掣口,
        色黑有滋润。
        ……佛像最佳”。
        (梁同书《古铜瓷器考》)

        七 、“建窑初在建安,
        后迁建阳。
        宋时已陶,
        至明则更有新意。
        ……其器有紫建、乌泥建、白建三种之别。
        ……而以白建为最佳。
        ”(吴仁敬辛安潮《中国陶瓷史》)

        以上几条材料,
        可以归纳成三个问题:第一,
        建窑初在建安,
        后迁建阳;第二,
        建窑在泉州府德化县;第三,
        建窑有紫建、乌泥建、白建的区别。


        在介绍建窑一文中,
        我曾说过建窑废址确在现今的水吉县境内,
        还没有发现任何证据可以说明它是由建安迁到建阳的。
        那末,
        为什么会有迁窑的说法?可能的解释是没有把地理沿革弄清楚。
        现在位于闽北的建阳、建瓯、水吉三县,
        历史上的疆界变化是比较多的。
        建安郡的设置,
        始于三国吴永安三年。
        宋初叫建州建安郡,
        绍兴三十二年改为建宁府。
        它所管辖的县有建安、瓯宁、建阳、崇安等七县,
        其中建阳县曾几度划归建安。
        宋景定元年又改建阳日嘉禾,
        元时才又改称建阳。
        正因为有这些变动,
        记载也就往往不同,
        引用的人不察,
        结果就产生了以上的错误。
        另外,
        德化县在宋代是属平海军节度管辖,
        并不是“属建安治”,
        黄矞的说法是错的。


        关于第二、三两个问题,
        我认为必须先了解清楚所谓“建窑”的含义。
        根据文义,
        “建窑”以乎是福建省古代瓷手工业作坊的简称,
        这个“建”不仅是指“兔毫盏”的产地,
        而且是“福建”的简写。
        这一点,
        我是同意萨嘉榘先生的说法:“建窑之名,
        涵义稍广;一,
        乌泥窑,
        在建宁水吉镇,
        即宋之乌泥窑;二,
        紫建,
        质厚色紫黑;三,
        白建,
        指永春德化窑”(建窑考稿本)。
        因而,
        “建窑”亦名“福窑”的说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反对把“德化窑”和“建窑”混为一谈;为了确切地说明问题,
        “建窑”的含义最好是只限于水吉县所出产和鸟泥窑器。
        邓蛰民在他写的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余戟门增补)里,
        对于这一点早有说明(但并不全面)。
        他说:“德化窑自明烧造,
        碗盏多掣口,
        质颇滋润,
        有如洁白之象牙,
        体厚质坚,
        以佛像为最佳。
        清宫所藏一罗汉像,
        一天鸡尊,
        皆为精品,
        原题为建窑,
        实误。
        盖建窑乃指建宁窑而言,
        宋时已烧造,
        以兔毫盏最有名。
        德化窑则明时始置,
        而瓷质色釉亦全不同,
        何能认而为一?”

        在宋代的记载里,
        没有发现“德化窑”以及和它有关的材料,
        一直到明朝后期的文献里才有关于它的记载,
        我看到的有以下三条:

        一、《泉州府志》(万历四十年刊本)卷三;


        “磁器出晋江磁灶地方;又有色白次于饶磁出安溪祟善、龙兴、龙涓三里;又有白瓷器,
        出德化程寺后山中,
        洁白可爱。


        二、周亮工的《闽小纪》(下卷);


        “德化瓷箫笛,
        色莹白,
        式亦精好,
        但累百枝,
        无一二合调者。
        合则声凄朗,
        远出竹上。
        ”“闽德化磁,
        茶瓯式亦精好,
        类宜之填白。


        三、陈懋仁的《泉南杂志》(卷上);

        “德化县白瓷,
        即今市中博山佛像之类是也。
        ……初似贵,
        今流播多,
        不甚重矣。
        或谓开窑时,
        其下多藏白瓷,
        恐伤地脉復掩之”(着重点系我加的——作者)。



        根据群众反映,
        德化窑是在明朝以前就开始的,
        前面说的“开窑时,
        其下多藏白瓷”,
        即是一个证明。
        到了明代,
        因为改筑“蛋式大窑”,
        雕塑佛像才闻名的。
        制瓷工艺的传入,
        是由闽北建瓯一带流播到德化来的。
        据说在尤溪县和德化县交界的双溪口、汤头、万坑等地,
        曾经发现过废窑遗址。
        废址里出土的瓷器,
        在式样和釉色上比德化窑器要早。

        (二)

        德化的旧窑址,
        我们只发现四处。
        它们的特点是除了碎片和烧造工具的堆积以外,
        找不到“窑”的痕迹。
        这四处废址附近,
        有三处现在还有窑户的小作坊。
        现在把每一窑址的情况简单介绍如下:

        奎斗宫废址:废址在德化县城东南十里,
        去后房街的旧公路两侧,
        路两旁现在全是水田,
        水田外就是小丘。
        从公路到小丘约有一百公尺宽的地表面散布着很多的瓷片和残托圈,
        瓷片是“俯抬皆是”,
        大部分是平底,
        印花,
        釉色发牙黄的残器,
        窑迹不可见。


        十排格废址:这个窑当地人叫“后窑”,
        据说它是德化最早的一个旧窑。
        废址在十排格瓷工苏春林的“蛇窑”后面的山凹里。
        山凹中间是一块水田,
        两旁是阶梯状的梯田,
        就在梯田表面散布着碎瓷片和残匣钵。
        梯田的断壁里也有残匣钵暴露,
        有的匣钵还是几个叠在一起的。
        据苏春林同志谈,
        把这种叠在一起的匣钵打碎,
        往往可以取出完整的瓷器。
        我们曾仔细观察,
        这些暴露出来的匣钵是由于堆积而成,
        不是随着窑塌或其他原因而埋在地下的。
        我们在这里地面上捡到不少红烧土碎块,
        这是在其他地方没看到过的。


        关于“后窑”有许多传说;据说明朝嘉万年问有名的工艺家何朝宗就在这个作坊里作工,
        他的“十八尊佛像”也是在这个窑里烧成的。
        到了晚年,
        何朝宗花了很多时间,
        塑好“瓷床”,
        不料发生“窑变”,
        “瓷床”烧变样了。
        何朝宗因而跳江自杀。
        何朝宗虽然死了。
        但他的造型艺术,
        特别是善于表现人物性格和处理衣饰褶纹的自然下垂和“临风飘拂”的手法,
        还是现在德化的制瓷工人所称赞、学习的。



        在解放以前,
        随着这些传说而来的是帝国主义分子的探猎和地主的破坏,
        据说前十几年,
        日本人来过,
        “西洋人”也来过,
        他们都挖去了不少的瓷片。
        仙游一个地主,
        曾经花了五担谷子,
        在这里偷掘去一个完整的瓷瓶。


        十排岭废址:后窑对面有一小山叫十排岭,
        山头现在全都长满一人多高的野草,
        窑的形迹已看不到。
        地表面散置着白地青花的瓷片,
        白色、黑色、茶黄色的羹匙和托圈。
        这些青花瓷器的体形比较大,
        是叠烧的,
        底下有“月记”二字的款识。
        据当地群众说:这个窑在清朝康熙年间就废了。
        现在有许多瓷工,
        从来就不知道德化还烧过青花瓷器。


        祖龙宫废址:废址在宝美街祖龙宫东侧的小岭上,
        地表面散布着许多瓷片和残托圈,
        情况和奎斗宫相似。
        岭的上部有几处被人挖成小坑,
        从坑的断面看,
        瓷片的堆积至少有六公寸厚。


        我们调查的四个废窑址的情况就是这样。
        以下分别从形状、釉色、质料、装饰和制法五方面来谈谈采集的标本。


        第一、形状

        从形状上看,
        采集品中的白瓷部分,
        可以分做十四类;

        第一类,
        平底大碗 这类碗片在奎斗宫废址发现,
        它的特征是器身很浅,
        口缘里周约有七公厘的边露出瓷骨,
        大平底,
        底足没有釉子,
        并且底周的边缘稍稍隆起,
        大都有印花的装饰。
        一件比较完整的器,
        它的口径是十八公分,
        底径六•四公分,
        器深三•五公分。


        第二类,
        平底小碟 碟的口径是12公分,
        底径4.5公分,
        器深1.7公分。
        口缘稍向里合。
        底平而微向里凹入。
        没有施釉。
        这类瓷器发现得不多。


        第三类,
        敞口浅圈足小碗 在祖龙宫废址地表面发见最多。
        它的口径在十四至十五公分之间,
        口缘外折。
        圈足挖得很浅,
        附近没有釉子。
        器深5公厘。
        外表皮没有装饰。


        第四类,
        敞口印花浅圈足小碗 也是在祖龙宫遗址发见的。
        它的口径在6.8至7.5公分之间,
        口缘稍向外侈。
        圈足较第三类挖得深。
        约五公厘左右。
        器深四公分。
        全身醮釉;连圈足内也有釉流入,
        形成不均匀的堆积。
        碗的外表皮有几何形花纹。


        第五类,
        敞口圈足小杯 在十排格废址发见。
        釉色洁白润泽,
        体形较小,
        一般的口径在5公分左右,
        口缘稍向外侈。
        圈足小浅。
        器身在2.8至3公分之间。
        器里外全有白釉,
        只有圈足外端露出较灰的瓷骨。


        第六类 贴花小杯 在十排格、奎斗宫和祖龙宫三个废窑址里都有发现,
        并且成为采集品中一种较普遍的形状。
        它的特征是在器物的外壁贴上或在底部粘上各种附加的装饰。
        这些装饰一般都是花卉、山石或植物根茎之类,
        有一定的厚度,
        贴到瓷器上后,
        再去醮釉。
        凡是底部黏有透雕的植物“盘根”或山石的瓷杯,
        它的底就成圆形。
        这类小杯的口缘都向外翻,
        口径是5.5公分左右,
        器深3.7公分。


        第七类,
        八棱四足杯 在十排格废址内发现两件,
        都很完整,
        是采集品中最好的标本。
        杯壁分八棱,
        口缘呈八角形,
        稍向外侈。
        底周有四个磬式足,
        高仅3公厘。
        杯高五。
        五至六公分。
        器内外全有白釉。
        磬式足的外端有磨釉痕迹。
        所得的两件,
        一件外表皮有堆花装饰,
        一件是贴花。


        第八类,
        三足炉 这类瓷炉在祖龙宫废址内只发现四件残片。
        炉身作直圆筒形,
        平底。
        底下安着三个小足,
        小足雕成一种仿铜器装饰“饕餮”的样子。
        炉的口径最大的十三公分,
        最小的十公分,
        深4.5公分或6.5公分不等。
        器壁厚薄不一,
        厚的7公厘,
        薄的四公分。
        器里和底部都没有釉。
        外表皮的装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装饰;另一种是在器壁上缀成弦纹三道,
        弦纹之间再填印上雷纹和夔龙纹。
        这种有仿铜装饰的瓷舻的口缘还有一道凸起的窄边。

        第九类,
        圆盒 圆盒在德化古瓷窑是最常见的一种形状,
        这次采集品中属于圆盒类的瓷片最多。
        它在奎斗宫、祖龙宫、十排格三个废窑址里都有发见,
        尤以奎斗宫较多。
        圆盒分底、盖两部分。
        盖作馒头形,
        有的有“子口”,
        有的没有。
        下层底部稍收敛,
        平底,
        底部无釉。
        盖下底的器壁周围都有装饰,
        并且图案变化颇多。
        盖的顶部也有印着花纹的。
        圆盒的最大口径是十四公分,
        最小的十公分。
        这类圆盒在文献里叫做“印泥盒”或“粉盒”。
        一般人认为宋朝的“粉定印盒”、明朝的“青花印盒”是印盒中的“翘楚”,
        德化制作的印盒是没有人提起过的。


        第十类,
        平底罐 残片只在祖龙宫废址发见过两件,
        一件是口部的,
        它的形状是小口,
        短颈,
        广腹,
        有肩。
        口缘壁厚六公厘,
        口径八公分。
        器里外都有釉。
        另一件是底部的,
        可以从这件碎片看出:罐是平底,
        并且底还稍稍向里凹入。


        第十一类,
        瓶 在采集品中只发现一件瓶的残片,
        在十排格废址内找到的,
        是肩部以上的口部,
        颈长7.5公分,
        口径3.8公分,
        口缘壁厚三公厘。
        器外醮着莹白的釉,
        没有装饰。


        第十二类,
        壶盖 在十排格废址内发现一件壶盖的残片,
        “盖有顶如桃”有子口,
        直径六公分,
        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德化窑扁圆形的把壶,
        壶上的盖和我们采集的很相似。


        第十三类,
        羹匙 在十排格废址内发现,
        其他窑址没有看见。
        陶雅说;“广窑羹匙,
        极别致,
        惜柄太短耳。
        明建亦然”,
        我们看到的正是这种短柄的羹匙。
        匙的末端作叶状,
        稍向下弯曲,
        成钩形。
        羹匙有白、黑、茶黄三种釉色,
        都是极坚硬的细白瓷骨。


        第十四类,
        雕塑人物 只在十排格废址内发见三件:一件是观音头部,
        头上披有兜风;一件是身部的残留,
        着右衽的长衣,
        宽袖,
        腰系一带,
        右手下垂,
        左手上举,
        似持一物,
        衣褶非常自然;另一件也是身部的残片,
        着圆领衣,
        宽袖,
        双手合捧,
        好像拿着一件东西似的。


        总起来看,
        白瓷在形状上是以第三、四、五、六、七、九类为较多。
        第一类平底大碗和第九类中的印花平底圆盒,
        在时代上比其他器物早些。


        十排岭采集的青花瓷片,
        在形状上可以分做六类:

        第一类,
        青花圈足太盘 这类碎片在现场散布的最多。
        它韵口径在二十一至二十七公分之间。
        盘内中央和周边都有图案花纹;盘外口缘边际画有直线纹二道,
        其下画着四个或六个简单的花草图案。
        底款是“月记”二字。


        第二类,
        青花圈足小碟 装饰和第一类相同,
        只是形体小了些。
        口径一般是十公分,
        器稍深,
        口缘外侈,
        底部中间微向内凸,
        成极小的丘状隆起。


        第三类,
        青花圈足大碗 没有采集到口部残片或较完整的器物,
        但从三件底部残片看,
        圈足的直径最大的7.4公分,
        最小的6.7公分,
        足内都有“月记”二字的款识。
        这类瓷碗的外表皮都画着青花,
        碗里有两件是纯白的,
        有一件的碗底中央画着极简单的花卉。


        第四类,
        青花小杯 这是制作比较粗的,
        也是在废址内散布较多并且保存得很完整的一类瓷器。
        我们采集到十一件完整的标本。
        它的大小可以分做:最大的口径8.6公分。
        高3.8公分;中等的口径6.5公分,
        高3公分;最小的口径4.7公分,
        高2.6公分。
        圈足很低,
        没有款识。
        在十一件采集品中,
        十件的器外画着极简单的图案,
        只有一件在器内画着花。
        这类杯子不论大小,
        在形状上完全一样,
        和现在日常用的小酒杯很相似。


        第五类,
        青花平盘 形状很别致,
        只采集到一件标本。
        它是用瓷土在“旋车”上做成一个平平的圆饼,
        然后把“台脚”挖成圈足,
        再把圆饼的边缘稍旋薄,
        并且微微向底下压一点,
        结果就成了矮圈足周边微向下倾斜的平盘了。
        它的直径是十八公分,
        身高仅一公分,
        装饰和第一类相似。
        据当地群众说,
        这类平盘是置放油煎糕饼用的。


        第六类,
        青花镫 只采集到镫的底座,
        中间的把柄部分和上部盖托的形状不了解。
        底座中空,
        体较厚,
        像现在学校里用的手摇铜铃。
        底径11.2公分,
        座高七公分。
        外表皮画着青花。


        德化古窑器的形状,
        除了上述的以外,
        在文献著录的图像和博物馆藏品里见到的有印纹花觚——天鸡尊、瓷箫、双耳双环瓶、高把杯、雕狮瓷印章、套杯、透雕荷叶式洗罗汉、观音、菩萨、达摩、关羽、寿星、寒山与拾得等等。


        仅从形状上看,
        德化窑在造型艺术上不只表现了丰富的形式,
        而且主要还是它善于继承传统,
        如炉、觚、镫、印章等都是学习旧有的样式并加以改造的。
        另外,
        在塑制瓷箫、套杯、平盘等器物上又表现出创造的天才,
        在雕塑人像和应用较广的“堆花”技术方面,
        德化窑的老工人是贡献出许多智慧的。


        第二、釉色

        德化窑的釉色,
        除了青花器以外可以说都是白的,
        但仔细观察一下,
        也有以下四种差别:

        第一种,
        纯白色,
        釉非常匀,
        显得光莹滋润,
        它在采集品中占的比例最大。


        第二种,
        白釉中徽微闪着肉红色,
        “似为玉质”,
        这次只采集到五件残片。


        第三种,
        釉子作牙黄色,
        奎斗宫废址的瓷片全是这种釉色的,
        祖龙宫废址也有。


        第四种,
        白釉中显出很浅的青色,
        只采集到一件标本。

        在十排格废址采集来的白地青花瓷片,
        釉地虽然也是白的,
        但它的白色中带有大量的青灰色,
        显得暗淡些。
        青花有两种:一种淡描,
        青色较浅;一种染色,
        微浓,
        显出黑色。
        这可能是由于处理图案的方法不同而形成的。
        处理器物上纤细的花纹,
        往往是一笔画成,
        青色就显得淡些;对于构造比较复杂的图案,
        从残片上可以看出操作的过程:先用单线条钩出轮廊,
        然后再染色,
        结果钩线部分显得是黑青色,
        染色部分就淡;另外还有不用先加笔钩,
        而是在器物上以“写意”的笔调直接画上的。
        这种画的主题大都是枝叶繁茂的花卉。
        着笔重的地方,
        釉子多,
        颜色黑,
        轻处就淡些。
        这是德化窑青花器的一个特点。


        白釉的成分没有作过化学分析,
        根据现在德化县利民瓷厂的釉药配方,
        主要的原料有三种:即正长石(Ae2o3k2o6sio2 )、石灰石和稻壳灰。
        用一百斤石灰石,
        四百五十斤稻壳,
        搅拌均匀,
        烧成灰,
        然后用这种灰去和长石配和:一成灰,
        三成长石,
        配成第一种釉药,
        适用于低温;一成类,
        五成长石,
        配成第二种釉药,
        适用于高温。
        德化现在的出口,
        白釉中稍带青色,
        没有古瓷那种光莹滋润的感觉,
        但其配方可以给研究古瓷釉药提供一个比较接近的条件。


        第三、质料

        德化的瓷土,
        据高振西先生就褒美小岭出产的原土进行分析研究,
        其组成成分如下;

        氧化矽——七O•九六三(百分比)

        氧化铝——一四•六八八

        氧化铁——痕迹

        氧化错——O•O六O

        氧化钙——O•四一八

        氧化镁——二•O五一

        碱化物——一一•O七三

        水分——O•一六一

        灼热减量——O•六二三

        这种瓷土的生成“皆由石英斑岩或长英岩等富含长石之岩石风化而成。
        多呈脉状或其他不规则之形状。
        大部生于白垩纪火山岩系中。
        火山岩岩性变化甚多,
        且亦有喷发式之石英斑岩,
        风化后亦类瓷土。


        “德化瓷土,
        磨细漂净,
        即可直接制坯,
        不须调和其他原料。
        大都较软,
        不需太高温度,
        即可成瓷。
        颜色洁白,
        可省漂制手续,
        均其优点。
        但其质软,
        故易变形。
        烧制盘碗径口在八寸以上者每多拗曲,
        较小者亦不能太薄。
        ”我们采集到的标本,
        凡是较完整的器物,
        大都是拗曲变形的。
        就厚薄来看,
        最薄的也在三公厘以上。


        关于塑造人像的瓷土,
        比做器物的要黄些。
        据高振西先生调查,
        这种瓷土采自四班。
        “四班位于永春之北境,
        距德化之三班只十余里,
        该地附近瓷土产地颇多,
        均为火山岩系中石英斑岩侵入体风化而成。
        四班所产,
        以硬土著称。
        德化之烧制瓷佛及瓷观音者,
        均取用四班土;德化土均不适用,
        因佛像之衣纹装束及耳目口鼻均极细致,
        软土烧制,
        恒流动拗曲而不清晰。


        第四、装饰

        这一节分白瓷、青花两类来谈。


        白瓷的装饰有贴花、印花、堆花、透雕四种。
        其中贴花的技术是应用较广,
        并且比较有创造性。


        贴花是先用手做成各种花纹图案,
        然后贴在器物的外表,
        再在上面涂釉。
        它的特征是在器物表面保持一定的厚度,
        但不影响器物原来的平面。
        贴在器物底部边缘的花纹,
        往往还发现有用手捺压而现出扁平的痕迹。
        贴花的图案,
        在采集品中只有梅花一种。
        从文献记载和博物馆藏品中知道还有鹿鹤、牺首、螭龙、狮子等题材被用来做贴花装饰的。


        印花是用模子压印的。
        它的特征是器物的表面被压出凸凹的印痕;但表皮并没有被划破。
        印好花纹以后,
        再刷上釉。
        在采集品中,
        印花用的图案有雷纹、夔龙纹、荷瓣和爪棱等四种。
        白瓷第八类三足炉的残片,
        是以雷纹为地,
        相间地印着夔龙纹,
        完全是摹仿铜器。
        南京博物院藏有白瓷花觚一件,
        上面亦有雷纹印花。
        第一类平底大碗的器壁上装饰着荷瓣图案的印纹,
        这种花纹是从平底上部的器壁开始印上一圈莲瓣。
        我们从残片看出,
        器壁如果较低,
        模印一圈就行了,
        器壁高的往往要模印两圈,
        并且上面一圈莲壁的形状比较瘦长。
        不论模印一圈或者两圈,
        这种莲瓣图案的尖端总是要伸展到口缘近周。
        第九类圆盒的器壁周围,
        印着爪棱花纹,
        上盖模印一圈,
        下底大都模印两圈,
        中间被一道弦纹隔开。


        堆花和印花是较难区别的。
        堆花是用笔醮着泥浆,
        在器物表面堆成各种花纹。
        它的特征是:全部图案不像是外界的附加物而像是器物的原表面凸起来的,
        构成图案的每线条,
        有粗细,
        有高低,
        生动,
        活泼;因为是用笔堆的,
        所以在图案上清楚地遗留着着笔和落笔的痕迹。
        第九类圆盒的上盖残片中有一件是用笔堆成的梅花。
        第七类八棱四足杯中,
        有一件的两侧堆着极美的花纹:一侧堆着一双凝视着一张古琴的仙鹤,
        另一侧堆着交织在一起的一株梅花和一树玉兰。


        透雕的标本只采集到一件,
        即第六类贴花小杯。
        在文献记载里,
        德化窑还透雕过蜷伏在印章的狮子,
        还把一件笔筒或圆盒的器壁透雕成镂空的花纹。


        总起来讲,
        德化白瓷部分的装饰技术和图案是很丰富的。


        青花器上装饰全是画上的,
        图案的变化较多。
        就采集品来看,
        有;装饰在器物口缘里周的,
        是以两个“喜”字和卷藤构成一组图案,
        或以两个衔钱的蝴蝶和卷藤构成一组图案,
        或从口缘起竖绘三排类似梵文的图案。
        在青花圈足小碟口缘里周是由两个圆点和两个交叉的弧线组成。
        在青花大碗上也有用两条平行的直线纹做图案。


        装饰在器物里面底部中央的图案;有的是由七个扇形的花瓣或两根弧线和十根直线组成的团花;有的是直接画上山、石或牡丹花,
        有两片画着花卉,
        有一片画着一条鱼。


        装饰在器物口缘外周的图案;都是先画两道平行的直线纹,
        然后再画上四个或六个似灵芝草的由几条极衙单的弧线组成的花卉图案。
        其中有的是斜交线纹,
        有的是作扇形展开的花冠状纹,
        有的是卷云纹。
        装饰在器物外壁的图案,
        青花圈足大碗是满绘着卷藤和蝴蝶衔钱的花纹,
        青花小杯画的是类似梵字的简单的图案,
        青花瓷镫的底座周围画着山石、牡丹。


        装饰在器物圈足外壁的图案都是画着两道或一道平行的直线纹。
        有一件青花圈足大碗的底足外壁画着由竖立的直线和“品”字形的圆圈组成的图案。
        青花小杯有的画着一圈密排着直线三角纹,
        有的画上四个直线三角纹。


        关于德化古瓷器的“款识”,
        据日本人的记载,
        德化制造的观音、佛像的背面,
        往往有篆体“宣德”二字和“何朝宗”、“张寿山”、“林朝景”等印章。
        还有在衣褶下面,
        用刀雕刻“林”、“培”等字的。
        在这次的采集品中没有发现这种情况,
        不过“何朝宗”是明朝有名的制瓷工人是被群众证实了的。


        采到的青花器碎片上的款识共有三种:一种作正方形,
        重圈,
        横写“月记”二字,
        字体潦草,
        一件器物一种笔迹,
        就采集来的九件标本说,
        绝无相同。
        “月记”二字的排法也有两种;四件“月”字在右,
        五件在左。
        据徐曼亚先生说,
        德化一区高蔡乡有一个古窑叫“洞上窑”,
        产白地青花器,
        款识也是“月记”二字,
        所以也叫“月记窑”。
        去年五月间,
        福建省文管会马春卿同志去调查过这窑,
        据说情况和徐曼亚的记载相同,
        这样看来,
        “月言”这种教识最少是在“洞上窑”和十排岭窑同时采用的。
        关于这两个窑的关系如何?现在还不知道。


        另外两种款识是:一种楷书“永玉”二字;一种作圆形,
        重圈,
        直写“欣盛”二字。
        它们的意义我想可能和“月言”都是代表一个瓷作坊的商标性质的符号。


        第五、制法

        关予德化古代瓷器的制法,
        从采集品中所能了解的材料是不够的。
        可以看出的是它们都是利用“陶车”做成的。
        在装烧技术上,
        根据器物的体形有所不同:凡是碗形器,
        都是加用“托珠”,
        叠装在匣钵里去烧;凡是盘形器,
        就改用圆形的“托圈”,
        叠在一起,
        装进匣钵。
        另外发现许多青花小杯,
        都是口缘封口缘粘在一起的。
        这说明了除了“叠烧”外,
        还有利用“对口烧”的办法,
        因而这类器物的口缘都不上釉。
        用手摸感到很涩。


        窑的形状还没发见,
        据当地的窑工说;德化现在用的瓷窑就是“自古传下来的”,
        因而叙述一下现在瓷窑的构造,
        对进一步研究德化古瓷作坊或有一些帮助。


        德化现在用的窑,
        一般人叫它“蛋式窑”,
        也叫“德化窑”。
        它的窑基成阶梯状,
        由三级到九级不等,
        上筑一蛋形窑腔,
        窑腔与窑腔之间是相通的。
        因为窑基是阶梯状,
        所以从窑腔外部来看,
        也是一个窑腔高于一个窑腔。
        根据德化利民瓷厂一个窑的调查:第一间窑腔高2.95公尺,
        第二间高3.27公尺,
        第三间高4.01公尺,
        第四间高4.98公尺,
        每间每侧各有“火眼”一个,
        现在用的燃料全是松木柴。
        这个窑一次可装大小瓷器一百三十担,
        需要八个熟练的工人装七天,
        烧六十八个小时,
        费松木柴五百七十担。
        在德化,
        像这样大的窑是很多的,
        窑大了,
        装烧一窑是花费很多,
        成本很大的,
        因而就出现了一种“个自制坯,
        合作烧窑”的办法。
        据说这种办法也是“自古有之”。
        我们大略看了一下,
        仅仅宝美一个地方,
        每一家住户都在作瓷坯;每一家住户也就是一个瓷作坊。
        他们各自作的“瓷货”多了,
        联合几家装烧一窑。
        我们根据这个情况来推想十四五世纪以来的德化瓷手工业,
        其规模可能是相差不多的。


        (三)

        根据采集的标本,
        我们有这样一种初步看法;即奎斗宫、祖龙宫二废址的存在时代是早于明朝的(可能早到宋代)根据是:第一,
        平底,
        没有经过挖足的手续;第二,
        矮小的底,
        从底以上就逐渐外侈成瓮形(宋朝人称它做盏);第三,
        由底说一直装饰到口缘的荷瓣印花;第四,
        牙黄色的釉子;第五,
        透雕技术没有在这两个废址里发见;第六,
        印花圆盒,
        仿铜的三足炉是较早的形式;第七,
        没有发见雕塑的人像。
        这些看法我觉得是太武断了些,
        希望得到专家的指正。


        十排格废址确实具有代表明代德化窑的一般特点。
        十排岭废址发见的青花器,
        在“染青”技术上保存有明朝的作风,
        但采用的图案却是晚到清朝中叶,
        据当地群众说这个窑废在康熙年间是较可靠的。

        知识搜索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业务部:
        • 邮编:100069
        • 电话:
        • 技术部:
        • 邮编:100052
        • 电话:
        • 热线: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28(s)   5 queries
        update:
        memory 4.65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