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画世界
      分享到:

      中国贵州苗族节日史话

        作者:核实中..2009-12-25 16:23:53 来源:网络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其中,诉诸视觉的艺术形象,内容涵盖丰富,形式变化多样;它的发端早于文字,源远流长,作为审美文化的结晶,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若追本溯源,探讨中华远古审美观念的发生及演进的历史,又似一片混沌。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的艺术形象,譬如: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形象---鲲鹏、饕餮、麒麟,神奇的龙、鸟形的雷公、斗笠和伞形的华盖等等,均不明所出。联系到象形文字“夔”与尧舜时的乐正“夔”有无关系?这些艺术形象和象形文字到底怎样被中国古人创造出来的?又是中国上古时代哪方人们共同创造的审美文化?那些鱼、鸟、蛇、兽等等艺术形象,有怎样的时代、社会、民族文化内涵?此外,在中国的色彩学中,紫色,为何从中古以后被排斥限定在正统的正色之外,而中国的皇城却为什么还称作“紫禁城”?为什么掌管皇家婚姻、生育的皇太后的宫殿称作“紫房”?为什么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崇拜“紫宫”?中国的吉祥成语“紫气东来”,为什么从东方来?为什么古代衣紫衣曾是神圣的象征?为什么即使在多民族文化昌盛的中古时代都尚紫----?这些审美观念,从发端萌生到固定成形,其历史成因及发展规律何在?至今都还是些难解的千古之谜。考古学中犹如凤毛麟角的文字资料,尚可同其它的出土文物相堪比;民俗学中来自民间文学的资料虽多,但由于是口耳相传,世世代代都有增饰和流变,已非远古的面目。自古至今,特别是对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考察、剖析,没有他们自己的历史文献可佐证,更加难以辨识。
          长期以来,汉文献史书因袭陈说:中华“万世皆系源于黄帝”,好像黄帝就是中华各民族的人文始祖,这种“正统”的观念根深蒂固。若认真考察少数民族的文化渊源,便明显地看出这种正统观念的片面性。殊不知汉民族的形成,亦是古代各民族先民大融合的结果,因之,中华文化绝不是一元文化所缔造的。
          贵州黔东南地区,是中国苗族的重要聚居地,他们传承保留的苗族古文化,堪称上古文化的宝库;对探讨中华上古文化艺术形象的发生、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考察黔东南地区苗族的审美文化和中华上古文化的关系,那么让我们从长江水系的洞庭湖出发,沿着沅江溯江而上,踏上贵州高原的陡峭阶梯,跋山涉水,来到清水江畔,苗岭山脉,进入了历史文献上称为“九股苗”的苗族主要聚居区,那些依山傍水的苗寨群落,便展现在你的面前。在那参天的护寨神树枝叶交掩的绿荫下,在那永不熄灭的火塘边,在那慈母的针线篮儿里,你会听到芦笙声声,见到那迎接祖先的灵魂,把神树做天梯下凡时的肃穆情景;听到那火塘边代代相传的神化故事;看到那年代久远的艺术图像,在母女之间的眼与手中如何传承;看到那苗族妇女服饰最突出的色彩--紫色(衣紫衣为苗民族崇尚的色彩)。这种古老习俗会使你感慨几千年的历史风云,狂飙骤雨并没有摧毁苗族的古老文化传统,它像古木的种子,飘落在高原的崇山峻岭之中,扎根繁衍,代代不息。
          要领略苗族那混沌复合体的立体型艺术风貌吗?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苗族社会经济结构也在发生巨大变化,那些古老的艺术珍宝,在平常的日子里,已不大多见,只有在苗族盛大的节日里,你才能领略到那五光十色的艺术,从中受到熏陶。
          农历十月,正是苗族刚刚秋收完毕过苗年的时候,这是苗族保留的古俗。哪一天过苗年,是按子丑寅卯推算确定的,但在哪个时辰开始,他们不看钟表,全看芦笙头和姑娘头的一举一动,若芦笙头不到场主持仪式,群众只好聚集在寨子里的芦笙坪上苦苦等待。当那德高望重、白发苍苍的芦笙头,老态龙钟地开始芦笙舞的第一步,紧跟着姑娘头庄重起舞的时候,苗年开始了。看那姑娘头一身打扮:头顶戴着特大的牛角形银首饰;上身穿着的袍子,绣着蝴蝶或葫芦、鱼、龙纹饰;下穿蛙、蝉连锦,绣者苗族的十二生肖,似由草裙演变而来的花带裙;据说苗族保留上古蚩尤图腾服饰造型特点,这种社会审美的标准,它能帮助你很快理解那甲古文“美”字的象形根据。当芦笙头和姑娘头跳完庆祝苗年祭祀天地的第一圈舞蹈后,脚印踩着脚印,人群列队接踵而来。从原始祖先祈年祷告丰收仪式,到如今年复一年的“年节”,那种群体性的虔诚而又狂热的气氛,你会感觉到远古图腾的旗帜在苗族人民心灵中的分量。那些原始的奇异图像,是民间艺术,又是远古图腾的映照,成为节日礼仪中立体型审美文化中“美”的表征。
          台江施洞地区山上的“姊妹饭花”,像八月的桂花,黄灿灿的香遍满山野。当那布谷鸟以羽翼相拂,忽高忽低追求异性,飞跃其间,呼朋唤侣的时候,苗家的少女们,含情脉脉地上山采集“姊妹饭花”,回家用它蒸煮出香喷喷的黄、红、绿等五颜六色的姊妹饭。这不是一般的糯米饭,其中倾注着姑娘们的情意,它期望、等待着情哥的到来。待到姊妹节来临之日,姑娘们都打扮起来,身穿发紫光的夹层绣衣、沉甸甸的百褶裙,足履翘尖的牛鼻鞋。在精心制作的朱色绣衣盛装上,缀满了耀眼的银饰。她们穿着号称“雄衣”的银衣,踩着雄壮鼓声的鼓点,伴着衣角下银铃的声音翩然起舞;闪亮亮的银饰,双龙在上,鸟儿居中;姑娘汗浸浸的圆润小脸,被埋藏在堆积的银花之中,只露出眼睛和鼻尖。这些用几十斤的银器堆积起来的装饰,既是为了夸耀女方家族的富有,也反映了以大以多为美的原始审美观念。这种打扮虽然如此古拙,但却保持着原始祖先服饰造型的遗制,显示了原始的拙美。对这种“美”的形式,你不能用猎奇的眼光去欣赏,而应该以他们的审美理念,一起回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品味,不然你就无法理解那古拙装饰内在的青春活力。青年小伙子们贪婪而又深情的目光,直盯住姑娘那低垂着迷人眼帘,紧跟在女儿们身边的母亲们积极而又骄傲地参与女儿的求偶--这一切都与姊妹节的古老来历有关,现今它虽已包含有姑娘们比赛手巧的媲美活动,实质上仍是母系氏族社会郊媒婚遗俗。中国不少少数民族都有祭祀“三月三”桃花盛开的上已节,甚至日本女孩的“偶人节”,也都是由母系氏族社会的求偶活动演变而来,成为东方风味的、同一性质的求偶和求子节日。当你明白了这一点,你也会跟着姑娘们的舞步,伴着鼓声,心随着衣角下摇摆的一排排小银铃一同动荡起来。你会在刹那间猛然领悟,姑娘们用心蒸煮的姊妹饭为什么要染成五颜六色的道理:人的青春、人的生活、人类的繁衍、人类的进步,本来就是五彩缤纷的。加上“雄衣”盛装上的强烈对比色,烘托出强烈的情感,和那绣衣、银饰中图腾体系的图像相呼应,这一切都是一种悠远久长,代表着审美意识物态化的文化复合体,成为苗族社会审美的典范。台江施洞 地区的苗族不过端午节,而在同一日月里过“龙舟节”,后因农忙改为农历五月二十六日。在秧苗渴望雨水的火红日子里,他们并非为了纪念屈原的汨罗之死,而是重温降龙神话强调巫术求雨。因为他们相信,头戴斗笠的人们在划龙舟时,象征着人“乘龙在天”的巫术力量可以降龙,使之风调雨顺,保证农业丰收。
          龙舟,一般按苗族的宗教居住山寨共造一艘龙舟。造龙舟的树木要经过严格选择,要求挺直,圆周两人合抱。选中了树木,还要鸣锣际鼓告诉树的灵魂,然后由一位有威望的老者烧香纸祷告,请求树神原谅,树不能用锯锯倒,必须用斧头砍伐,把树木砍倒后,要在树兜上(即树根)敬酒饭祭祀,以便树重新发芽再生,寓意树本和人一样生生不息。对于砍倒的树木,按要求长度用斧头截断。由曾当过龙舟鼓头的人,持斧砍第一斧,再请专职木工趁树木水分未干时,只准用斧头挖成独木舟形,全长约五六丈,做成母子舟。龙舟的龙首木材,专门选用清水江边自然弯曲的大树,雕刻成龙首后彩绘。这种龙舟的制造方法,保留了原始社会造舟的古制 ,成为研究原始社会制造水上交通工具的“活化石”。
          龙舟的龙头上,必装戴一对木制的形似水牛角的龙角,上写“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个大字。据苗族老年人说,这是后来才用汉字的,早期是用巫术咒语刻划符号。沿清水江各寨的彩绘木雕龙头色彩、造型,亦有严格区别。远古神话,敷衍成民间神话后,仍然可以看出原始巫术的影子。把原始人对龙的敬畏(实则是对洪水、干旱的害怕),演变成了对害人的恶龙(即象征水患)的惩罚据民间传说:一位老者把龙烧死后,龙的灵魂托梦给老者,把它漂在江面的尸体,分割给人们去划龙舟,这样就可以保证风调雨顺,农业丰收。老人醒来把梦告诉江边各寨的人们,于是大家去抢烧死的龙体,他们分别抢得龙头、龙颈、龙身、龙尾,以及龙的肠子,绘出金龙彩甲、黄龙彩甲、绿龙彩甲、红龙彩甲(因红龙代表火,《左传》就记载了古代有“火龙黼黻”与水龙对称,也是龙的一种,后来人们忌讳火,才禁止参加竞渡),因为施洞杨家寨去的最晚,只得到龙的肠子,如今只能雕造浑身没有彩甲的青龙。这种对龙的分身法,仍然是对龙的一种又敬畏有惩罚的原始巫术观念,也是人们在幻想中企图征服自然的意念表现。值得注意的是:龙舟上的鼓头与水手之间,必坐一位“雄衣”盛装打扮的妇女(现已有男孩乔扮),她的面前有一条蛇形立柱,上面挂着名为铜鼓,今已演变为锣的乐器,她的头上还必撑一把伞;龙舟的龙首之顶要雕造一只鸟,这似乎和文献记载的“龙舟鸠首”相合。由此看来,它与台江苗族服饰上绣绘的“母祖成龙”形象,涵义相当,龙舟节可能始于母系氏族社会兴旺时期;同时,从水手站立划龙舟的习惯,又与西南地区出土铜鼓上的羽人划龙舟相似。在龙舟节的民俗活动中,显现出由母系到父系氏族公社的多层次的演进序列,这对理解出土得楚文化帛画“人御龙”和铜鼓上划龙舟的纹样,有了活生生的注释。
          在龙舟下水前,传统的习俗是很隆重的,杀一只白鸡,敬祭酒肉,再加五彩装饰。又和《山海经.中次十二经》中湖南、江西部分地区祭祀洞庭山神的宗教仪式相合,印证了苗族的龙舟节是古老的习俗。主持这场龙舟竞渡的鼓头,在水手竞渡前要施以巫术咒语,鼓头手中还握有一束青青的茅草,蘸水洒向他的水手,为他们祈求平安。祭祀完毕,鼓头的亲友抬猪送羊,龙颈之上挂满了成排的水禽——鸭或鹅;挂得越多,越显得鼓头与这些寨子的亲戚众多,人丁兴旺。然后亲友向水手敬酒,三巡之后,水手们个个戴上黄色透明的大斗笠,表示将成龙在天。于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观看的人们狂欢雀跃,龙舟驶入本寨河滩,绕滩三周,便顺清水江而下,聚集在施洞口。龙舟上的壮士,英姿焕发,斗志昂扬,一派竞渡前的庄严景象,龙舟在轰隆隆的动天土炮硝烟中,竞渡开始了。沿江两岸,几万人群的欢呼声震的山响;人流追逐着竞队的龙舟,水手聚精会神的奋力拚搏,紧锣密鼓,桨击浪花,这种竞渡场面,真似群龙翻江倒海一般。它既体现了人们降服恶龙的意念,又表现了祈求风调雨顺,农业大丰收的心愿。
          斗牛,是苗族精神与人的重要活动,苗族在不少节日里都有斗牛活动项目,大都在农历十月间最盛行。据民间普遍传说与古代十月祭蚩尤有关,又据苗族民间文艺家燕宝的调查,苗族三大方言区内不少分支的苗语中都有蚩尤名,把蚩尤称为祖先。蚩尤集团打仗曾用牛作战,因之苗族普遍重视斗牛活动也是一种尚武精神。苗族传统习惯,为求得善斗的牛而不惜重金购买,并派有饲养经验的斗牛师傅专门管理,这牯牛不仅不参加生产劳动,还要由全寨人送精饲料供养,因而,斗牛在苗家心目中地位很高。
          在节日里,雄壮的牯牛要披红挂绿,牛角上还专门包上银饰,头上戴彩球,牛身被桐油涂得油亮发青色,人们手持彩旗组成仪仗队在前导引,犹似两军作战,雄赳赳的进入斗牛场,摆开两军对垒的阵势,当斗牛开始,双方的牛即去掉装饰上阵,那好斗的牯牛相互以角抵碰、戳刺、推压,斗力斗勇;因格斗的狂野而皮下充血使皮色发紫的大牯牛,像一团浮动的紫气回旋在斗牛场中。这水牛皮色由紫变青,蓦然使我悟出那道教绘画中太君老子为何骑青牛非要乘紫气的依据,原来古人不是凭空构想绘画的。
          观赏这种斗力竞争是惊心动魄的,你也许有猎人的敏捷和勇敢精神。当那激怒兴酣,斗红了眼,狂奔着,追赶被打掉了一只角的失败者时,当心!粗壮的牛蹄会把你踩翻在地。这种令你神经紧张的场面,特殊的心理刺激,会使你不自觉的产生一种忘我的激情,享受到苗族万民同乐的狂野之美,发挥的激宕淋漓,令人久久眷恋联想,难以忘怀。也许,这种使人神清意爽、陡增快感的审美心理,正是崇拜兽力牛图腾的蚩尤“角抵戏”的来历?也许,这也是塑造饕餮狂野、狞厉之美艺术形象的依据?大牯牛激怒时连老虎都怕它,原始人创作首面纹样艺术形象时,大概也是来自这种审美之情吧。
          尽管苗族迁徙了大半个中国,经历了中华上古文化的大交流,但在祭祀祖先的忆祖活动中,古老的氏族文化体系仍很鲜明。饶有趣味的是:这里的苗族虽然已几千年久居贵州山区,但是他们并不崇拜大山,他们迎接祖神从天上下凡时,不是从黄帝所居的西方昆仑山,而是从东方海滨踩着枫木为天梯走下来的。《山海经 .海内经》云:“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名曰建木,——大(即太)皋援过。”这就是说,东方崇拜太阳的大皋氏族神(有即太昊),是用树木当天梯的,这暗合者苗族族员的来历。
          苗族的节日不仅荟萃了民间艺术精华,而且苗族至今都保留着某些原始公社那种人人平等的观念、古朴的习俗,隔山打猎,见者有份;热情好客,节日的晚餐,尤对远方的客人盛情款待。苗族人民边舞边唱着劝酒歌,在彩绘的牛角酒具内斟满了米酒,定把你这远方来客灌醉,如果不擅长以歌答谢,你的面孔上将回打满了紫色的罚酒印记,最后,将变成一个大花脸。如果你在这酒食歌舞中飘飘欲仙了,再带着醉意去领略苗乡山寨节日夜晚的氛围,踉跄漫步在清水江畔,谛听山野丛林间传来的嘹亮的“飞歌”,欣赏清水江上的皓月当空,一片朦胧;山水溶溶,情景交融。此时此刻一种扑朔迷离的感觉,都在你的脑海里翻腾,旋转出一个五彩的调色板,引导着你进入了苗族史诗般的画卷之中------

        知识搜索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业务部:
        • 邮编:100069
        • 电话:
        • 技术部:
        • 邮编:100052
        • 电话:
        • 热线: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33(s)   5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