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画世界
      分享到:

      野生动植物艺术摄影作品的评价要素

        作者:核实中..2009-12-25 15:34:10 来源:网络

          野生动植物摄影作为艺术摄影的一部分,在我国开展的时间较短,从事野生动植物摄影的人也较少。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一些具有较高文化内涵摄影人的加入,这一领域才日渐兴旺,从事的人逐渐增多,也涌现出了一些好的作品。但与国外同行相比,我国的野生动植物摄影无论在思想意识、创作观念上,还是拍摄手段上,都存在着较大差距,尚有许多值得探索的东西。同时,与之相配套的的评价体系也还未建立,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野生动植物摄影创作的发展。因此,建立一个有效地评价体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而确定野生动、植物摄影作品评价的要素则是解决该问题的核心。
        我拍摄野生动植物已经两年多了,重点拍摄被"世界自然物种保护联盟"列入"濒临保护红皮书"的大型水鸟--黑脸琵鹭。通过长期的拍摄经历,我对野生动植物摄影也有了一些心得:真实,是野生动植物摄影存在的基础,而摄影家的创造力是维持野生动植物摄影的生命力的源泉。评价一幅野生动植物摄影作品,具体说来主要应有以下3个要素来决定。
        第一、 所拍摄的野生动植物物种的珍稀性及拍摄的难度
        野生动植物作品所反映的动物物种很多,自然界大多数物种的生存、繁殖规律,已被人类所熟识,它们在人类的关心爱护下不断地发展壮大,反映它们的优秀摄影作品也大量涌现。而世界上还有一些珍稀的野生动植物,如我一直跟踪、研究拍摄的黑脸琵鹭,它的生存、繁殖规律,至今人类也没有完全掌握。这一鸟类物种在全世界不足千只,由于种群小、生存环境险恶等原因,人类很难长期跟踪研究,因此相对于此类野生动植物,如果没有长期的生活积累,是很难拍摄出精彩的摄影作品。
        精彩的野生动植物摄影作品有两类:一类是那些已经被人类所熟知、了解的野生动植物摄影作品。人类在长期的跟踪、研究中,根据其生活规律,抓住其内在本质的特点,拍摄出的摄影作品。好的摄影作品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令人震撼,但由于这类摄影作品往往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出精品很难。另一类是那些特别珍稀的野生动植物摄影作品,由于人类根本无从掌握其生活的规律性,使得摄影作品具有偶然性。要想拍摄出此类摄影精品,要求摄影人既要有过人的胆识和毅力,又要有强大的经济后盾来支持。拍摄的难度越高,摄影作品就越有价值。世界上有许多野生动植物在人类还没有发现、认识之前就已经灭绝了,仅存的珍稀野生动植物,人类想一睹其芳容的机会也不是很多,更何况艺术作品不是简单的记录。摄影人既要有构思的灵感,又要经常性地和所拍摄的野生动植物"亲密接触",掌握其活动规律,才能在创作中实现主观和客观的统 一,拍摄出珍稀野生动植物的摄影精品。
        第二、 野生动植物摄影作品的艺术性
        野生动植物摄影很容易被人们误解为简单记录野生动植物生存、活动的一种摄影形式,如同电影、电视中的纪录片一样。如果说,真实性是野生动植物摄影作品的躯体,艺术性则是野生动植物摄影作品的灵魂。与其它摄影门类相比较,野生动植物摄影的艺术性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野生动植物摄影作品首先要保证成像质量。对此可能有人不以为然,认为艺术类摄影作品首先就应该清晰,把它放在第一位是多余的。实际上野生动植物摄影由于拍摄环境困难,在某些情况下无法让人靠近,距离往往很远,为保证在把作品放大的前提下保持照片的清晰度,就是很难做到的事了。那些靠剪裁把主体分离出来的摄影作品经不起放大,无清晰可言。
        (2) 摄影作品给人视觉的冲击力。野生动植物一般跑得很快或飞得很快,这就要求摄影人的视觉和大脑反应一刻也离不开飞驰的野生动植物,在快速反应中拍摄到具有视觉冲击效果的画面很难得。一般而言,拍摄距离较远和运动中的野生动植物需要用400mm以上的长镜头,这就限制了视角。目前国外流行的是大视角,前景被拍摄主体与主体身后的背景都一样清晰的作品就更难拍摄到,这样的作品更具有视觉冲击力,因为它们是反常规的,一般人是想不到和做不到的。要想拍摄到这样的作品,人的意识、镜头的质量是必要的因素,而附属设备也显得更为重要,有些设备是买不到的,只能是摄影人自己动手设计和制作。
        (3) 摄影作品用光和构图的独特性。野生动植物在拍摄过程中是主体,它在拍摄工作中处于主动方,摄影人处于被动方,摄影人很难有充足的时间考虑用光和构图。有些经验性的方法可能使摄影作品看起来很漂亮,摄影师有意识地选择了逆光和侧逆光等方法来表现野生动植物的质感,但此类方法都基本上属于"靠天吃饭"。如何运用人造辅助光源和打破常规的构图,往往是作品取胜的关键。《美国国家地理》协会的摄影师能够把很平常的场景拍摄得很特别,大多就是在人们认为办不到或非常困难的条件下拍摄的。而这类场景的拍摄工作一般都是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下完成的。这正如人们经常说的:越是办不到的事情,一旦办成了就显得尤为珍贵。

        (4) 建立在客观现实基础上的艺术风格。摄影作品风格多样,虽不像绘画艺术那样划分出清晰的流派,也大体能分成几个类别。但无论什么流派、什么样的风格,好的作品都应该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不能过分发挥摄影人的主观意识。摄影作品是反映摄影家的思想状况的一面镜子,目前中国流行把摄影作品颜色搞得特别艳丽、夸张,这可能是一种风格,但有一些作品则是摄影人思想意识"浮"的表现,这里也有媚俗的成分。这种"浮"表现在摄影作品的后期制作上过于脱离现实,好像不搞得色彩夸张些就不是好作品。"浮"还表现在对作品认识的浅薄,急功近利的思想。有些人不是长期坚持研究拍摄对象,而是先给它们拍个"纪念照",再利用电脑后期制作,利用移花接木的雕虫小技完成自己的"作品",这种做法是欺骗欣赏者。强调摄影人的再创作是要建立在尊重客观现实,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的。
        第三、 野生动植物摄影作品要真实地反映了它们的内在行为
        一幅好的野生动植物摄影作品首先要用艺术性很高的画面来吸引欣赏者的视线,短时间内吸引人的眼球,才能让人有理由去思考、了解作品的内涵。如何能使人静下心来把你的作品"读下去",就要看摄影人的文化底蕴和作品本身的思想性了。这里所说摄影作品的内涵,就是野生动植物内在的规律性的外在表现,如果摄影作品不能反映出上述特征,画面再漂亮的摄影作品也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搞野生动植物摄影,首先就应该研究你要拍摄的野生动植物的规律,只有掌握了野生动植物的规律,与?quot;密切交往",你才能拍得更好。我在拍摄黑脸琵鹭过程中就实践了上述观点。在最初的一年中,我几乎很少拍摄照片,尽量多地观察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让它们把我当作朋友,然后制做摄影用的辅助设备(如帐篷、移动支架、无线遥控器等),根据不同季节黑脸琵鹭的活动习性,制定不同的几套拍摄方案。我的拍摄工作全部是按照计划进行的,方案具体到每天在不同的时间段、把照相设备安放在不同的地点,用什么镜头和采取什么方法拍摄。我不是哪里有黑脸琵鹭就追到哪里拍摄,而是事先就把照相机按照计划放在那里等着。有的人说我运气好,黑脸琵鹭总按照我的想法到来,并总能拍摄到许多精彩的照片,其实能有这个结果,看似偶然,实际上也是必然,这其中溶入了我多少心血。野生动植物也有喜怒哀乐、也有儿女情长、也有伉俪情深,只有把握住其生存习性,你才能抓住感人的瞬间,拍摄到经典的作品。
        两年多来,我在拍摄黑脸琵鹭10000余张反转照片,辽宁美术出版社近期将出现我的摄影专著《飞翔的朋友》,书中发表了200多幅黑脸琵鹭的照片和30000字的摄影随感,此书的出版是我几年来从事业余摄影的小结。让中国的野生动植物摄影作品走向世界,是我作为一名摄影人的人生追求。

        知识搜索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业务部:
        • 邮编:100069
        • 电话:
        • 技术部:
        • 邮编:100052
        • 电话:
        • 热线: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23(s)   5 queries
        update:
        memory 4.43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