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画世界
      分享到:

      构图笔记―主题与主体

        作者:核实中..2009-12-11 10:15:22 来源:网络

        对于影像的控制,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解决如何产生影像并将它保存下来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产生什么影像的问题。就摄影而言,前者阐述了光在底片上留下潜影的知识(比如曝光),随后我们可以通过化学过程将潜影变成影像(比如显影、定影),接下来我们再将这些影像转移到底片夹、画框、书籍、杂志之中或者投影屏幕之上等等。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数码技术的运用使得这一方面的控制变得轻松、简单。它们“把摄影变得平凡,直至使摄影和任何图像相比再无突出之处,不能在显示它的特点”(注1)。

        而后者,确切地说,论述的如何选取影像的问题。它可以使摄影变得疯狂、怜悯、富于感情,从而个性十足、粗暴张扬。由于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所以可以是平凡的东西不再平凡。那些粗暴的照片,不是在表现摄影者的浅薄无知,就是在揭示他们内心不能示人的秘密和欲望。这也许就是构图。

        如果可以的话,我宁可将“构图”看作“取景+剪裁”。事实上,我们在拍摄时,对“构图”的思考都会直接体现在如何取景、如何剪裁的过程中,虽然“构图”一词听起来要比“取景”和“剪裁”深奥得多、也专业得多。也许这样论述更符合哲学上的描述:“构图是内容(思考的过程),取景和裁剪是形式(思考的结果);取景和剪裁的区别在于,一个是获得影像之前,一个是获得影像之后”。

        构图的时候思考些什么呢?纽约摄影学院的《摄影教材》一开篇就给我们提出了三条原则:主题、主角和简洁(注2)。它又在“照相机和镜头”一节中论述拍摄照片所涉及的问题时,列举了8点,顺序如下:1、选择;2、构图;3、照明……8、裱托。其中,对“选择”的解释是:“当你决定用摄影来传送信息或表达一种情绪时,为帮你实现这一目的,就要进行选择”(注3)。他们把对主题的思考用“选择”作为解释,放到了构图之前。不过,我认为构图和主题是不可分割的。对主题的理解,恐怕也不仅限于《摄影教材》中所说的“普遍性生活寓意”(注4)。

        其实,我时常会感到郁闷。郁闷的原因是分不清主题、主体和构图之间的关系。如果把构图看作对“产生什么影像”的思考,把主题和主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算作构图的一部分,那么,探讨起来或许会容易些。但是这样也可能使我更加困惑。我确实有些弄不清楚主题和主体的问题。下面是两幅没有给出标题的照片,你们能搞清楚它们的主题和主体是什么吗?看过它们之后,在你们的心里会产生什么感受呢?
        注1:罗兰·巴特,《明室》,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P.185

        注2:请参看《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中国摄影出版社,1986年3月第一版,P.21—P.25

        注3:《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中国摄影出版社,1986年3月第一版,P.29

        注4:《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中国摄影出版社,1986年3月第一版,P.22

        我不能接受主题是“普遍性生活寓意”的说法。确实有不少优秀的照片存在着“普遍性生活寓意”,但不是所有的照片都如此。也有很多优秀的照片不存在普遍的生活寓意,或者可以说,它们的生活寓意是被其他人“后赋予”的。类似于“她代表着整个这一类的妇女:她们勤劳、不求时尚、工作踏实、性格坚强,品德高尚、身体健壮。她简直就是……母亲的典型形象”(注1),只有出现在精心策划的主题中。而在日常生活的拍摄和街头抓拍的过程中,摄影师根本无暇顾及那些精美的措辞,他们只想把看到的人物、景物或者事件拍下来。至于摄影师的对待事物的看法,无非是“喜、怒、忧、思、悲、恐、惊”7种,或独占或掺杂在摄影师的内心里。接下来,摄影师就要用冷静的心态、娴熟的技术把事物拍摄下来。拍摄时,他们大部分时间用来考虑如何安排画面;拍摄所提供的时间,也只够他们考虑这些。

        主题概念的混淆一定程度上要归咎于各式各样的月赛。在月赛主题中,我们可以经常看到“花卉”、“儿童”、“静物”、“秋天”之类的用词。谁都知道这些不是“主题”,主题是对这些事物的认识。要回答“先有主题还是先有主体”这样的问题,是相当困难的,就象回答“蛋生鸡还是鸡生蛋”一样。主题来自于何方呢?它来自于人们的哲学观点,来自于生活环境,来自于文化背景,来自于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从这个角度说,每一张照片都有它的主题,甚至可以说主题来自于摄影师的直觉和潜意识。如今摄影工业已经发展到“你只须按下快门,其他事情由我们来做”(注2)的地步,那么按下快门前的“构图”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我不赞成通过直觉进行构图,因为那样的确是很不负责任的,而且通过直觉构图的照片很少能够成功。相反的,如果有意识地、冷静地、理性地安置视觉元素,那么主题就会自然而然地显露在照片中。如果主题没有很好的表现出来,那么问题是在构图上,所以“构图缺陷”也可以说是“技术缺陷”。就摄影而言,构图就是一切。

        涉及到主体的问题同样复杂,一般的说,照片中最突出的影像部分就是主体。那么,一幅照片中能不能同时存在多个主体呢?能不能没有明显的主体呢?回过头来说说上一节中那张“车站”的照片。为了能看清明暗分布以及由明暗组成的形状,我将照片版画化。




        明亮的天空和自行车道上的空隙相互对应,逆光的效果给人一种舒服、和谐的感觉。为了获取“车站”的影像,我在长达50米的站台上走了好几个来回,最后选定了逆光的位置。其实,在空隙出现之前,我并不知道该怎么拍。我就一直在等,不断地评估取景器中出现的影像,突然人群中出现了空隙,同时,一个路人的影子留在空隙中,于是我按下了快门。这幅照片改变了我拍摄时进行构图的一些观点,画面中没有明显的主体(如果有的话,就是整个车站),却展现了一个司空见惯的、不被人注意的、舒服的场景(有自吹自擂之嫌,呵呵)。

        大多数的照片都可以清晰的分清楚主体。下面一幅反映修鞋人生活的照片中充斥着许多视觉元素:自行车的轱辘、修鞋的家活儿、井盖儿、鞋、充当工作台的茶几、写着“专业清洗”的牌子、两位主人公以及残破的墙壁和画面右上角的“钥匙”等等。



        如果被指派去拍摄反映修鞋人生活的照片,你会去怎么拍呢?如果你是图片编辑,怎样选择照片来配合你的报道呢?多数图片编辑会根据报道的内容和版面的要求挑选照片或对照片进行剪裁。对影像的评估既可以从取景器中获得,也可以在裁剪过程中获得,我更倾向于按动快门之前的考虑。




        画幅的变化又会怎样呢?

        知识搜索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业务部:
        • 邮编:100069
        • 电话:
        • 技术部:
        • 邮编:100052
        • 电话:
        • 热线: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35(s)   5 queries
        update:
        memory 4.49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