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画世界
      分享到:

      認識古印與欣賞古印

        作者:核实中..2009-11-30 10:59:03 来源:网络

         漢印

          漢初的印與秦印甚為相似,但在元狩四年以後,印的大小、質地、字數,甚至印緩,便都有了嚴格的規定,尊卑有別,不能逾越,所以漢印中除漢初官私印易與秦印相混之外,普通的印,行家一過目,就知道是漢製。漢印的最大特點是在篆法上與周秦不同,周代古鉥奇淳樸,能夠做到錯落有序,離合自然,與金文息息相關。秦印因流通的時期短,早期的作品有周鉥的餘意,晚期的作品頗為整飭,很接近漢印,倒是半邊印與印有秦代獨有的特長,疏朗秀逸,為其他朝代所無。漢印更因為隸書之通行,所以在筆劃的轉折處,方的意味增多,當然也就更適於印章的製作。所以漢印多根據六書的正寫而作增減,使篆書在方寸之內,發揮了屈伸增減方圓平正的效果,如果我們評論漢印的作風,簡言之,可以用「平穩茂密、莊穆凝重」八字來形容,因為漢印的面目很多,圓渾娟秀者有之,蒼渾樸厚者亦有之,茂密平實者亦有之,雄快奇肆者更有之,於是篆刻家把漢印奉為學習時的,假如拿印與書法來比較,則漢印正和唐人的楷書,而秦印與與晉人的楷書近似。學書法的人,大多從正楷入手,也大多由唐人的楷書入手,因為唐人之書重「法」,學習時由法入手,是最正確的。而晉人之書則重「韻」,重韻的字,初學的人就不易達了。於是我們可以說,學篆刻必先從漢印入手,因為漢印有法度,漢印中各種性質與各種形式的印,幾乎全都有了,真已集印章之大成。

          漢官印的面貌很多,大致來分,則可以分為導源於小篆的圓潤型與接近於隸書的方峻型兩種,前著秀美,後者挺健。但如仔細的分析,則漢印中幾乎絕大多數是採取一種方圓兼備的形式來製作的,純方與純圓的在漢印中卻不很多見。│後世浙派的重方、皖派的趨圓,可能便是尋得漢印中的短缺而加以發揚的。如圖一1至6,便都是採取圓筆,而7至12則是用的方筆。1樂昌侯印、2高基尉、3越青邑君都屬於秀潤圓美的一型,印文排列得整齊穩安,無一訛筆,這是漢印基本的要求,如果進一步研究,則更可以發現,樂字上半的圓、侯字上半的轉筆、柳字的卯、塞字的手、尉字的寸、以及越字中走旁的上部與戊部,青字的第一筆、君字的右半……沒有一筆不是代表筆緻的,也可以說,在方寸之間,除把適於方的筆劃均成方形之外,其餘轉筆、圓筆、左右相向、上下呼應等的篆意韻,都由字跡中表露出來了,如果說印便是篆書的結晶,當不為過。4沛祠祀長、5舞陽令長二印,便覺得「印」面目多,字的筆意少些了,但這兩方印,也都顯得樸實圓厚。6長年唯印,全印排列極為平整,第一字以第四筆右端下垂,表示了長字下方的舒筆,年字也將上半平舒左垂,都是採掫隸法的。唯字以左方之口伸長配合右方之佳,取得調和,印字則將上面一筆上屈,以求取與其他三字的平勻。這便是印文排列平整的最普通的方式,當然也就更近於圖案。但印本身便是一種有圖案性的組合,所以「整齊調合」是治印習篆的第一步。根據了上面漸進的原則,印章中便出現了方筆而肥滿的一型,它在外表上看來確實是方的,但在轉角處與入筆出筆處,又往往不肯揚棄圓筆的圓潤,於是漢印中的方筆印便出現了7至12一類的印章,他們的筆劃較粗,印文似乎全是由肥肥的筆劃組成,白文以外,印面只留下若干朱線,於是後人就把這種印叫做「滿白」,刻滿白印也要從漢印學起,因為漢印中的「滿白」,仍有筆意,如圖五19的公孫裨便是一例,裨字的衣部與卑字的手部,便由方中表示出筆的意願來,這是在刻印時追求「意」的表顯。如只是一昧平直,便死死板板,亮無生趣了。我們看7別部司馬,8鎮南軍假司馬、9軍假司馬、10薛令之印、11潑將軍假司馬、12陽陵烝印,它們都在筆劃疏處表示了意趣,這種意趣,一種是筆意,一種是可以使全印舒暢的意味,因為太實太滿,總有些使人透不過氣來之感,因為字簡單的,筆劃自然疏鬆,疏鬆處,我們的感覺上是應當的。

          按照筆劃的粗細,漢印中還有筆劃很細的印,這種細筆劃的印,與所有的漢印一樣,可以分為鑄印、鑿印兩種,鑄印比較筆劃粗些,普通多如圖一所不。但筆劃細的也往往有之,如圖二1州陵長印,則屬於細筆的鑄印,2太宰左司馬印與3長廣太守章,不看實物,雖不敢斷定為鑄印,但也屬於細筆一類的,4至12筆劃又較前三者為寬,但非滿白,也提出來供讀者欣賞。至於鑿印,則多用於軍中緊急之用,作需要時間,急逼時,就直接用刀在印材上鑿刻而成,於是後世稱之為「急就章」,如圖三2邢軍護軍印即是,這種印往往有一種獨特的風格,筆劃縱橫,奇正相輔,有意趣天生之妙,當然是屬於剛挺一路的,如果製作時想鑿成圓筆的,是一件大不易的事。後世的齊白石,便是由這種鑿印中吸取了精華而自成一家的。圖三1至6便都是鑿印的面貌。

          鑿印是為了急用,所以不求工。以普通情形而言,印是一種標誌,也是一種權威的信物,官私雙方均不肯忽略,所以乃以鑄印為正宗。但漢印經過一兩千年的時間流傳到現在,或經埋藏地下,或經風雨侵蝕,自然不免有斑剝之處,這種自然的殘剝,另表露出一種特殊的風緻,筆劃可以由無中見有,細中見肥,或邊欄的殘缺與印文的相並,在在都表示出自然的趣味,不是人力所能成的,於是後來便取法這種意境,把發生在金屬器皿上與發生在石碑碣等上受自然風蝕土剝的狀態,刻劃出來,便稱之為「金石氣」(當然金石氣除蝕剝之外尚包含有其地方面的意境),圖三的7至12便屬於這一類型的作品,這種印大多是在土內埋藏甚久,經土壤中酸鹹物質的侵襲而成的。有的篆刻家,專學這一面目,謂之「爛銅體」,民國初年與齊白石齊名而後來不甚為人所知的丁二仲,便是這派的佼佼者。

          漢官印中也有半邊印,其作風與方寸之官印同(如圖四10至12)。魏與晉均沿襲漢制,在印章上沒有什麼改變,所以與漢印大致是相同的。南北朝的印漸工整,多失筆意。記得古人有一方印是論歷代印章的,他說:「秦疏漢密齊梁工」,大概可以作它們的寫照了。

          至於漢私印方面,其製作甚為精美,一方面是自己的印可以找名手鑄造,另一方面是印質的取捨較為寬裕,在官府中所有官印,諸侯王用金、太守將軍以上用銀,以下均用銅。規定如此,百官遵行。而民間製印,雖多用銅,但鑿金、銀、玉等均有之,富有的人家,大可在銅中滲了若干銀的成份,所以質地來說,私印往往好些,而官印除去階級高的官吏外,幾乎都是青銅的。漢私印有兩字印一姓一名,如圖五1至16。三字印一姓雙名或單姓單名而加印字,如圖五17至20。四字印單姓單台加私印、之印、或印信二字、雙姓單名或單姓雙加印字,如圖六1至15,又有朱白文合為一印者,如圖六13、16、17。有邊欄鑄龍鳳龜麟四靈者,如圖五18。有用殳書鑄作者如圖六2……不一而足,真是洋洋大觀。學篆刻的同道,應多備秦漢印譜,則如入龍藏,得益自多。至於私印的妙處,除較官印更精整更工麗外,在欣賞的尺度來說,和官印相差不遠,舉一反三,讀者自行玩味即可。

          魏晉以前的印章,除了墨印的本身實物之外,與印章關係最密切的有兩種物品:一種是「封泥」,一種是「匋片」。所謂封泥,是把文書或物品用繩加以捆紮,在打結處用粘封固,然後以印章按泥上,正如今日郵政所用之火漆封信一樣,等泥乾後,所封的文書或物件,便不得隨意啟開,這樣,不但可以明責任,也可以保守文件的秘密。在簡冊文書流行的時期,這裡「封檢」的工作,似乎是必要的,一直到紙發明之後,印章形式有了改變,才受封泥為濡束,印章也因此而成為可以直接欣賞的藝術品了。

          封泥既然是一塊經印章鈐壓過的乾泥,那麼,它與印章是同出一轍的,我們當然也可以拿它當作印章來欣賞,但它與印章有不同處。因為無論泥團做的多好,或是捲攔簡冊上下的「檢」底中的封泥糟做多麼方正,但黏泥是軟的,經壓之後,印文的部份,固然平整一如原印,然而四週未經按壓的黏泥,會自然隆起,便產生了邊欄寬厚而外緣不整齊的現象。這種形式,看起來也很自然,於是便成了後世模仿的對象。如圖中所示便都是這種形式的封泥。它的特色,不在印文,而是邊欄。因為印文是看來鈐壓的印章而定,周堂秦印,各有不同,且文字之方勁、平正、圓美,亦各隨原鈐的印章而定,即使封泥中的印文,斑剝之處較多,但漢魏以前印,繼年久而剝蝕的亦甚多,與封泥中殘剝的趣味相符,不值得重新敘述。然封泥的一邊欄,確實與印章之邊欄不同,普通來說:有比較整齊的,也有比較殘剝而不整齊的,這大多與當然鈐按封泥的人按壓力量的均勻正中與否有很大的關係,但也與原來文件上的「印齒」……泥槽,製作的精美與否有關。大凡以印章按泥,泥軟而印堅,邊欄不會過於整飭,如操作時急促,可能有動搖、停斜之病,於是後世中有發現的封泥,便有厚邊的、逼邊的、斜邊的各類式樣出現了。但無論是那一類型的,都有較方和較圓兩種,那又與印齒與泥團有關了。圖1所示是秦代皇帝只璽之一「皇帝信璽」的封泥模本,邊欄是屬於整齊的,外緣有若干殘剝,甚覺厚重蒼古。後世學封泥面貌的印章,有的只殘外緣,便是採取這這種方式、圖10「壁鄉」與圖1甚為相似。圖7「東安丞印」則自內緣剝殘至外緣,使內外相應合,別有一種缺陷美。也常常被世印人所效法。圖1112「博域」「即墨丞印」以及圖9的「廣場丞印」,也是屬於整齊的一類,但因泥軟,乾涸之後凸凹自有不平處,於是印文有斷斷續續的現象或殘缺的部份,使印文與殘剝的邊欄更相得益彰,然而印文、殘剝至不可辯識時,便大大的打了折扣。圖2是周璽「左司馬聞○信錄」封泥,它的邊欄不夠寬厚,但印文自然錯落卻能與邊欄的不整齊相配合。這方封泥,是上右下三面有邊欄,而左面沒有邊欄的,與圖4「中意」、圖5「遼陽太守章」、圖6「遼東太守章」、圖3「壯武長印」、圖8「河間太守」是相類似的,其中遼東太守章下面邊欄厚重,左右甚輕,而上界闕如,這種面目,是清末民初印人們所最樂於仿效的方式。壯武長印,橫筆較粗,豎筆大致較細,也有另外一種趣味,吳昌碩曾以此面目刻過不少的印章,也是值得一敘的。圖13「齊大行印」四面邊欄若有若無,印文之靠近邊界的筆劃也若斷若續,也自成一格,明清以後,有刻無邊格印章的,便與這種境界相合。總之,封泥雖是人們的產物,但卻具有自然的意趣,才被印人所崇效,如果刻製時刀鑿痕跡畢露,失去了自然的外表,成了人工的織巧,便不足取了。

          與封泥相同而鈐壓的對象不同的就是匋器上的印章,這種古匋器,在製作的過程最後的一項是由製匋的人在器上按壓一個印模,那個印模可能便是當時的他們用的印章,也可能是怹們用匋土製成的一匋印」,這種印模也是反字,所以在匋器上呈現出來的與封泥一樣,都是正字。匋器在發掘時,極易損壞,於是這些有印痕的匋片便為好古考搜集,成了研究印章的重要資料。那志良先生以為印章的起源即發展於製匋的模,由模而漸形成印的實用,是有相當根據的。

          
          也許是由於印章的流行與封泥的影響,在漢代的建築物所用的磚瓦上,便都有類似印章形式的文字出現,「瓦當」是最與印章接近的實物,我們從瓦當文字排列、界格、邊欄,乃至肖形圖案等可以發現它是「印」與「封泥」的融合,這種愈變愈奇的文字形態,也成了後世印人摹擬的對象,圖16的「延年益壽」與圖17的「常生無極」便是很好的實例,也是學習篆刻的人所應該研賞的。

        知识搜索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业务部:
        • 邮编:100069
        • 电话:
        • 技术部:
        • 邮编:100052
        • 电话:
        • 热线: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36(s)   5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