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画世界
      分享到:

      青铜雕塑的介绍

        作者:核实中..2009-09-29 11:41:52 来源:网络

        人类最早使用铸造金属的记载已经模糊不清了,但我们可以这样推测:早期的狩猎者们围坐在火边,一快铜块落进了煤炭里,随时酷热,铜块熔化并流淌,像一股闪光的小溪流,一旦冷却,这个闪光的重物体就变得很硬,形成了新的形状。

        很可能早期人们看到这种现象反复发生,然后他们寻找、收集铜块,把它们扔到火里,看那些闪光的溪流慢慢流出。一些人想象并在沙地上面出一个形状,让金属流进去,也许就变成了一个矛尖。从那以后,金属铸造经历了几十个世纪直到今天。

        公元前4000到3000年间,发生了一个小小的奇迹,没有证据表明这个奇迹发生的确切时间和地点,以及它是怎样发生的。但是一些人又发现-抑或偶然-把一些稍有不同的闪光金属或锡熔进闪光的铜中,这种混合物就变得更坚硬。伴随着这个发现,青铜时代便开始了。

        人们很快从沙地上作开放性的模子转向烧黏土的封闭式模型,这种模型可反复使用。在苏格兰以北的谢特兰岛上,有一个“铜匠”之家,那就是早期的青铜锻造者的生活和工作之地。那儿保留着一只斧头的模型。是由烧过的黏土制造地。因为它造型简单、平板,在2700年前一定被青铜锻造者反复使用。中国周朝的古老青铜庆典器具(公元前1122-公元前256)都是用黏土来制模的,这些模型一旦生成,就可以重复使用,制造出许多器皿。

        但用简单的两块模子来进行人体雕塑就太复杂了,因此有人设想用黏土覆盖在蜡像上,然后煅烧,同时除蜡、加固黏土,这样就不必把模子从模型中拿出来了。正由于这个神秘的人物和他或她丰富的想象,我们才有现代的铜雕技术。

        最早的失蜡浇铸要追溯到大约7000年前早期的古埃及时代。加水可以把黏土压薄成平滑的泥釉,或在掺一些细砂;然后把蜡像染上涂料,让他们自然风干。一层层把黏土堆起来就可以使用了;逐层加厚,直到形成一大块黏土,叫做围模法。蜡杆接在像的外部以便让熔化的蜡流出,让热的金属流入。慢慢的烧黏土围模,以防碎裂,当它变热时就可将金属注入。

        通过观察西非仍在使用的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对此有些了解,印度的传统铜雕者仍在使用这种技术。他们使用上等黏土、细砂和煤粉的围模混合物,然后以不同的比例与水混合,就成为一层湖状的平滑涂料,或厚硬的外层涂料。一些雕刻家还会加入一些纤维,例如谷壳或羊毛。一些人甚至用肥料来加强力度。

        其中最有趣的一种方法正在非洲西部流行,它是用纯铜铸造。纯金属很难铸造,因为他们在大气中易与氧气发生作用,性质变得缓慢。把锡加到铜中产生青铜,有点像把净化剂加到水中,改变了液体的性质。

        尼日利亚的金工制品工使用一种很明智的方法,他们能成功地铸造纯铜。像平常一样烧制围模,了解所用蜡的重量,他们能轻易推算出该需要多少铜。制造出铜碗,把它放置在点燃的围模德开端处,然后用黏土封口。碗内放入所需的铜和一些木炭,然后加热整个系统,倒置模子,铜被放在碗的底部。当它变得越来越热时,木炭燃烧,把模子内部的氧气释放到大气中。当整个系统都变热时,铜必定溶化,然后翻过来,这样铜就可以流进模子里,形成完美的形状。

        雕塑业的另一重大突破是2500年前古希腊的镂空铸造。在此之前,所有的铸造都是实心的,性质也因此受到限制。但是希腊人弄清了怎样进行镂空雕刻,他们运用一种很简单的技术就能铸造出如人体般大小的模型。该技术使用骨架或支撑架,然后用防火的围模材料覆盖。模芯的制作比较理想,只不过小了些。模芯的外部涂上约有1/4英寸厚的熔蜡。

        有的艺术家也用防火模芯作蜡雕。蜡的表面被打磨、抛光,然后在其上进行细雕。最后,蜡管被接到外部,这样溶化的蜡 就可以流出,让热金属流入。雕刻上覆盖围模材料,烧制后注入热金属。公元前450年前的著名的《瑞爱斯》铜雕于1972年在意大利最南部被发现,防火模芯仍在里面。他们在海底已呆了24个世纪。里面是原始的钢骨架,模芯是首次被发现。检测这一切,我们对早期的铜雕的制作就会有一确切的概念。

        古罗马时代、文艺复兴时期和巴落克时期都是用同样的过程,一直延续到19世纪。16世纪意大利雕刻家塞利尼写了一篇非常有趣的雕刻《珀耳修斯》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描述了怎样制作模芯,要把它制作的比理想的作品小。开始浇注金属时,他生病发烧,一场风暴袭击,整个铸造厂被烧着了!塞利尼把所有的陶器都仍到了溶化的金属中,并把混合物倒进了他多年来研制的模子里。事情正是关关键性的阶段:一切都没有了。当他描述早期的完美雕塑时,他的欢乐是有感染力的。(他写到,在大脚趾上有一个裂纹,很容易修复)

        请注意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没有蜡铸模。每一个雕像都是独一无二,一次性的,若铸造失败了,一切都完了。但工业革命的到来对青铜雕塑有两大新的影响:一是迅速提高的铜铸艺术,一是能担负得起青铜价钱的中产阶级的兴起。之后需要大量的雕塑来满足市场的要求。法国人满足了这一要求,他们有两种方式,一是法国砂法,一是使用凝结法和片模。

        法国砂法是铸造一个石膏模型,把它做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都可以压进特殊的混合着沙的模型来形成一个抗热模。一个石膏原形可以反复使用,铸造大量的雕像。一个个体工匠能铸造出上百个各不相同的肢体铜像,而且可以与其它部分完美结合。

        但是法国砂法导致了一个新问题:如何把青铜个部分联结起来?那时焊接技术还没有发展成熟,只有一种加固技术。每一部分青铜都是由一个小的凸起的法兰连接,两部分之间用一个套结联起来,两部分都有钻孔,可以钉入铜钉,凸起的法兰被打进缝隙。该技术可产生牢固的肉眼看不到的联结,因此被工业界广泛使用。注意一下19世纪的铜雕,你能发现完美的缝隙或者细的裂缝,因为粘合处已开裂(缘于搬运时的碰撞),这也是19世纪原始雕塑作品的标记。青铜像雕塑的另一个优点是使用灵活的片模就可以产生许多蜡像的石膏雕像,上好的片模可以做成许多片。所有这些碎片由一个母体模型支撑着(外部的),可以产生成百上千个蜡像,并且可以覆盖上与砖粉或其它耐火材料混合的石膏。通常边缝(碎片模之间的)在蜡像中被去掉,但是法国的雕刻家罗丹经常把它们留在铜像上。

        还有另外一种模子是用来制作体积小、较复杂的像。许多由片模产生的缝线会毁损:软模由胶制作的。制一个胶模,要先准备一个石膏原型,把它钉在板上,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石膏外壳,外壳与雕塑间留1英寸的空间。把牛角煮沸就能产生一种粘性很强的混合物,热的时候就像水一样软而粘,然后把它注入到雕塑四周的孔内。次日早晨,当胶冷却凝固下来时,打开外模,用一种独特的刀具把它切成两半。

        一旦胶模做好,就可以注入蜡,成为一个完美的蜡像,然后覆盖上围模,烧制,等等。但是工匠怎样把热蜡注入到胶模里,在微热的情况下,谁先熔化?答案是尽可能地小心,尽可能把蜡的温度降到最低,迅速放一勺蜡进去,待它冷却,再放一匀蜡加厚,如此等等。

        一般来讲,一个胶模在细节毁损之前可以制十个蜡像,一个优秀的蜡雕工一天可以生产十个蜡雕。每一天结束时,模型就被重新扔进液胶里熔化,然后把它注入母模。第二天清晨,胶又冷却凝固,把它切开又可以做数十个蜡像,甚至更多。

        应该注意的是,19世纪大量的雕像都出自同一模子,这表明雕塑有很大的价值,不是今天所指的意义。道理很简单,一个好模子可以制做许多雕像,因此售出的数量也就是质量的标志。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评论书和电影的方法,认为最畅销的就是最好的书。

        从19世纪到20世纪直到今天,商业铸模厂一直在做雕铸。二战后的十年,雕塑家中兴起了自己动手铸造的热潮。乡村、大学和学院的艺术系开始做雕塑的试验,这使造价昂贵的商业铸模厂受到打击,但也许出于对铸造的热爱,从1960年开始,堪萨斯大学在雕刻家泰夫特的指导下,两年内召开了一系列青铜雕塑会议,召集了来自国内的雕刻家和铸工,这是有争议的艺术家们第一次有机会去发现别人在做什么,家庭铜铸厂的数量也迅速增多。

        那时许多艺术家都对工业上的新铸造方法-陶瓷壳感到好奇。他们将制作围模的做法在会上公布于众,并传播开来。试验之后,出现了一种新型的铸造厂,这些工厂不再使用旧时的传统工艺,而是采用一种来自试验学校或工业用的一种新铸造。这些铸造厂把陶瓷壳当作围模的材料之一,引进一种新的合成橡胶模与片模,并开始使用一种从工业上借来的全新技术,例如TIG焊接器和气动工具;材料也转向使用新的铜合金,尤其是硅铜成为金属选材之一。

        如今,金属铸造雕刻工匠拥有许多交流的机会。一些传统铸造厂仍采用19到20世纪的技术,生产出的产品也不错。大批量生产时,一些厂家就采用法国砂法,一些新型铸造厂使用陶瓷壳和新合金。大学和学院在自己的作坊里工作,技术和方法都很独特,鲜为人知。尽管大多使用蜡雕、陶瓷壳、传统的、固体的和石膏围模,但方法却有上百种,因此产品的风格也是千姿百态。

        介绍完毕,让我们开始雕刻吧!

        来源:网络

        知识搜索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业务部:
        • 邮编:100069
        • 电话:
        • 技术部:
        • 邮编:100052
        • 电话:
        • 热线: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28(s)   5 queries
        update:
        memory 4.50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