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画世界
      分享到:

      2、景观和装饰性雕塑

        作者:核实中..2009-09-29 11:32:34 来源:网络

        二、景观和装饰性雕塑
        景观的观赏性与装饰性是人们在满足审美需要时进行的一种创造性地探索。这种探索实践是建立在,具有改造客观事物的能力之上的,它是人们对视觉审美愉悦的一种追求。
        人类对美的认知来自于长期的自我意识觉醒之中,从进化中总结有利于自身存在的形式到发现探讨自然和意识中的规律,美是从意识的建立当中逐渐确立的,美也由单纯的本能转化为思想的探究。当人们在减灾和改变自己的环境时,总是希望满足对审美的精神要求,不管这种意识是本能的还是思考的,都是存在于人们所创造的一切环境之中。
        雕塑是人类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艺术是人们对审美的需求最强烈的一种表达形式。公共雕塑因为引进了公共的观念而成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划分,而在公共性质的范畴中,对审美的需求也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愿望。
        观赏和装饰是公共雕塑中最常见的和最广泛的目的,可以说观赏性和装饰性是公共雕塑的属性,并存于内容和形式之中。
        在这个范围内,人们能看到各种主题内容的作品,也能看到各种形式风格的表现,把它们的观赏性和装饰性特征占据了主导地位,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观赏性与装饰性雕塑的环境属性,也就是说雕塑最为整体公共环境的一部分,在其中是受环境的群体关系制约的。一个放在环境中的雕塑,因为有了环境因素的参与,才成为具有公共性质的艺术品。强调环境的作用并不妨碍雕塑的艺术表现力,而正因为有了环境,雕塑才有了公共价值。
        2.1 公共景观雕塑
        公共景观是指为人群交往使用的公共场所进行的环境营造。景观是通过城市设计、建筑、交通、绿化、生态、文脉的组织加上艺术的处理营造的一种带有艺术形式的环境。而公共景观则是具有公共交流功能、公共参与功能、公共使用功能的公共空间环境。公共景观的特征是具有开放性、交流性、参与性、艺术性和公众性。
        公共景观雕塑便是以公共景观为平台的一种雕塑形式,它同样也要具有公共属性的这个前提。公共雕塑的形式和内容可以是多样的,但在公共景观中,它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具有公共景观的特征。其中作为景观雕塑,它最重要的功能是营造景致,满足观赏和装饰的需要。
        环境同公共景观雕塑之间的关系是公共景观雕塑的一个重要特点,它决定了公共景观雕塑性质属性的划分和观赏装饰功能的体现。公共景观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综合系统,它的形成包含了经济的、文化的、生态的、建筑的、规划的、审美的、行为心理的多种因素,各种因素之间关系错综复杂。而且公共景观具有唯一性,没有一个景观系统是相同的。在不同的公共景观系统中,各种因素会表现出不同的作用力,致使这些因素没有一个普遍的主导性认同。可能在这里是生态唱主角,在那里又是文化唱主角,在另一处审美性又占了主导地位,所以,公共景观环境呈现出复杂性和内容的宽泛性,尽管公共景观雕塑具有这些性质,但也可以从中找到一些潜在的规律。在这里就试图从这些规律中找寻公共景观与雕塑之间的一些联系,用来更好地认识公共景观雕塑。
        2.1.1 主题与内容的协调
        主题与内容是一切人类艺术创造的必然存在,当然,公共景观与雕塑也脱离不了这个实质。一个环境的主题和内容说明了它的性质和特征,这就说明了“这里为什么是这样的?”“在这里我们能做什么?”的问题,也就是说主题和内容是解决了“为什么”的问题,一个在公共景观中的雕塑也是具有这个实质的,它也要去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公共景观与雕塑在主题与内容之间要有一个协调,统一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文化准则和共同的认知语言。公共雕塑作为景观中的一部分,不能脱离环境主题,否则,雕塑在这个环境中的成立性会受到质疑。这种质疑是来自公众的,是一个普遍意义上的群体,它是由公共群体的意识决定的。这种群体意志受文化背景,价值观的直接影响,具有一定的包含性。
        有的艺术作品是创作者故意去挑战公共意志,并以此为目的,作品本身的艺术成就感只满足了创作者本身或一些艺术人士,不能把它归属到公共艺术的行列讨论。公共艺术首要的条件是公共关系的建立,公共关系建立后才可以去交流、影响、参与,这也就形成了公共效应,才能具备公共性质。试想,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两排人体雕塑会是什么景象,会成立吗?公共关系的建立是要以接受为前提的没有接受就没有公共性质,否则,它只能作为艺术形式或意识思潮去研究和讨论。
        2.1.2 形式美的协调
        形式美是带有普遍性、必然性和永恒性的法则。形式美不同于审美观念,审美观念是随文化、地区和时代的不同而发展,变化的较为具体的标准和尺度。形式美是绝对的,审美观念是相对的,形式美寓于审美观念之中,形式美体现在艺术形式之中,而艺术形式则由于审美观念而千差万别。
        (1)主从与重点
        在由若干要素组成的整体环境中每一个要素在整体环境的统一性,组成景观的要素主要是绿植、雕塑、建筑、水体、路面、设施等,每一个要素根据景观环境的内容和形式不同,表现出不同的体量关系和所处位置,从而达到一种协调性的统一整体。在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各组成部分要加以区分对待。他们应该既有主与从地区别,也有重要与一般的的差别和核心与外围的差别。就是要明确环境的主题内容要表达什么样的一种效果,通过各因素的安排达到这种效果。这样,对公共雕塑在环境中所占的分量就有了一个整体性的考虑,避免了由于雕塑自身的鲜明或轻微影响整体景观的统一协调。
        (2)均衡与协调
        均衡具有静态的和动态的两种基本形式。
        所谓静态的就是在景观环境中以构图、空间体量、色彩搭配、材质等组合而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平衡关系。平衡是来自于审美上的均衡与稳定的需要,而审美上的均衡和稳定是从人们的经验积累中形成的。
        动态的均衡强调时间和运动这两方面因素,在景观环境中的视点不是固定在某一点上的,而是在联系运动的过程中来完成的,光线、风、温度、天气都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它们也是影响环境内各组成部分的外界因素。运动的均衡是情调环境以一个实践和空间轴为贯穿的平衡关系。
        协调是指在均衡的基础上达到一种和谐,和谐即景观环境中各组成部分都配合得当。
        (3)韵律与节奏
        亚利斯多德认为“爱好节奏和谐之类的美德形式是人类生来就具有的自然倾向。”人们有意识地加以模仿和运用自然界中富有韵律感的自然现象,从而创造出各种各样以条理性,重复性和连续性为特征的韵律美形势。
        韵律美体现为基本的几种表现形式:连续的、重复的、并保持着稳定的距离和关系;逐渐变化的,按照一定的秩序变化的;起伏韵律,波形起伏的或不规则节奏感的;交错的,按一定规律穿插交织的有组织的变化。这些形式都有条理性、重复性和连续性的共同特征。环境景观和雕塑可以根据这一要点既加强整体的统一性,又可以求得丰富多彩的变化。
        (4)比例与尺度
        比例的意思是整体与局部间存在着的关系——是合乎逻辑的、必要的关系,同时比例还具有满足理智和眼睛要求的特征,比例是研究物体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度量之间的关系,推敲比例就是通过反复比较而确定这三者之间最理想的关系。
        无论是景观环境还是雕塑都存在着比例关系是否和谐的问题,和谐的比例可以满足人的审美要求。比例是受文化、审美、材料、结构、功能影响的,构成良好的比例关系。我们常说的黄金分割是通过几何分析分析法来解释比例问题的,几何分析法有相对的片面性,并不能解决现实世界中的所有比例问题。应该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审美标准、不同的应用题材而分别对待比例问题。
        尺度是物体给人感觉上的大小印象和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尺度感是人在景观环境中寻找自身地位的一种印象,正确的尺度感对观众来说是满足了判断性和归属感,能在适意的尺度对象中寻找关系的沟通是人感受环境美的一个前提,人们约定成俗的一种正常的尺度观念来源于和人日常生活密切的物品尺度印象。这种观念给人们在环境中对物体进行尺度判断的经验。尺度感决定了在环境中的亲近感或距离感,尺度的运用应该是具有统一完整性的。
        这里我们讨论的形式美不同于艺术性,形式美提供的是一些规、矩,而不能代替艺术创造的表现性。形式美只限于抽象形式本身外在的联系,它不能作为传达审美感受还是要从精神传达中获得。
        2.1.3 风格与艺术表现的协调
        风格与艺术表现是在艺术创造中的一种形式体现,它反映了创作者的社会价值观和文化背景及审美取向,风格与艺术表现受时代、社会、文化和地域的影响。风格与艺术表现更多的作用于审美感受和精神传达。
        公共景观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具有不同的风格和艺术表现的。公共雕塑进入到公共景观中,是要进行风格和艺术表现上的协调的,这种协调是把握一种表现精神,这种精神是同环境景观的风格与艺术表现相呼应的。
        以上所阐述的公共景观中的各个基本要素之间的潜在规律,不仅是整个景观的规律性,也是景观内容要素所具备的规律因素。规律之间是相互作用的,没有一种规律是可以单独作用于一个景观整体的。规律之间的形成也是相辅相成的,是一种共生的存在关系。这些规律在公共景观雕塑中不仅可以完成雕塑单体的建立,也可以关联整个公共景观。
        2.2 园林景观雕塑
        园林景观雕塑泛指在园林绿地中的雕塑作品,它属于公共景观雕塑的一个部分,但是它所在的环境比较单纯,以点缀装饰景点为主要作用,而且历史悠久,数量较多,自成体系。所以在这里把它归结成与公共景观雕塑并行的一种公共雕塑类型来研究。
        既然园林和园林景观雕塑都属于公共景观的范畴,那么它们也具备了公共景观和雕塑的特征规律。但园林景观雕塑的特点在于他们所作用的和建立的场所是园林绿地,也就是说,所处环境是以园林、绿植、水体等园林景观为背景的,并且一直遵循这园林风格的制约,伴随着园林艺术的发展而变化着。
        园林作为一种环境的创造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悠久的历史。园林式一个生活环境,它没有建筑那么多约束,更能表现人们的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而这一切表现都反映着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古代园林艺术在受社会上层或统治者的思想意识所左右的,很敏锐地反映了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动。每一种完整的社会历史形态中都孕育了特有的园林艺术形式;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园林,法国的古典主义园林、英国的先浪漫主义园林等等。他们风格各异,把各自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古典主义园林的代表作是路易十四时期的凡尔赛宫园林,它是由古典主义造园大师勒.瑙特亥设计建造的。古典主义园林包括园林和花园两部分,花园的格局是几何式的,布置了大量的水景。整个凡尔赛占地约1600hm2 ,宫殿在高地上,南北长400多米。正门前面放射出三条林荫路,后面是花园和园林。宫廷的轴线向前后贯穿和统领着全局。中轴线上面布置了精巧的植坛和各样的雕塑、喷泉,十分复杂华丽。
        这里雕塑的形势具有古典主义风格,倡导理性,强调比例的严谨,追求典雅、崇高、庄重的情绪,崇尚希腊、罗马雕塑的美。尽管这个时期巴洛克的风格也渗透影响着古典主义风格,但还是能从中区分两者。巴洛克是反理性的,力求突破已有的规则,追求动态和细腻的表现,强调绘画。对于雕塑和建筑的融合,古典主义是提倡理性的,追求和谐和沉静,力求典雅和庄重,强调雕塑的独立性和写实性。
        在性质上,古典园林更强调的是为所有者服务,一切规则和理想都是为烘托帝王或权贵的伟大形象,从环境的性质上来说不能算作有公共性的。而现在这些园林大多数都成为开放的公共场所,它们的公共性质被发展起来。从中能看到园林的建造风格的延伸,更是审美情趣和文化思想的时代反映。
        现代园林的性质和功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服务对象的公众化,场所性质也突出了公共性,现代园林基本上属于一种具有公共性质的环境景观。现代园林也是受建筑风格的影响,同建筑形式一样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风格。在这种形式风格的影响下,园林雕塑也同时具备了不同风格的表现。
        在风格变化的同时,公共雕塑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也受到功能的影响,使其表现出更多功能的兼容性。雕塑本身的景观化,雕塑从传统的体量空间局限中走出来,使用了很多非传统的材质。还有雕塑本身与环境的结合等,这些特点使得现代园林景观雕塑本身就构成了一种景观,超越了过去雕塑只作为景观中的点或是陪衬景观的有限使用范围。雕塑的景观功能多元化,比如照明、指示、内部使用等,它们成为景观设施中的路灯、导视牌、座椅、垃圾桶、商亭、景观台等,功能的多元化使得它的概念具有了模糊性。
        园林景观的主要内容就是休憩、游玩,所以观赏性是它表现的主要宗旨。通过观赏中得到审美愉悦,实现一种精神的自由,通过视觉的愉悦引起了满足、轻松、愉快和兴奋等反应。这是人的一种精神需要,是基于生存需要之上的更高级的心理需求。审美需要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产物,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需要也会越来越广泛和复杂。园林景观雕塑始终强调它的置景效果,这也是园林景观中置景的一种重要手段。
        2.3 室内置景雕塑
        室内是建筑部分使用空间的一种空间属性上的划分。室内空间的特点具有围合性、不变性、人工性和功能性,而且室内空间有较强的封闭性特征,它受到使用人的作用。这里所涉及的室内空间,是指具有公共关系的公共室内空间。
        室内公共空间本身就是建立早在人造建筑物之中的,只有建筑物成立之后,才能拥有室内空间。所以,室内空间的规律是伴随着建筑的发展而改变的,他表现了建筑发展的各种特点。室内的形式和审美是完全人造的结果,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功能需要主动改变室内空间的形式和装饰。
        就空间而言,建筑所指的内部空间是室内的空间,而雕塑空间是指雕塑本身占有的空间和外部影响的空间。室内空间的形式和功能在很多方面主导了建筑的外在形式,它是建筑外部体形的表象。内部空间的形式和组合来自于功能的规定性,而外部体形是内部空间的反映。建筑的外部体形和内部空间的协调性表现在根据内部空间的组合情况来确定建筑物的外部体形和样式,又要考虑外部体形的完整统一,在空间和形式上,室内装饰也是建立在室内空间环境的变化特点上而单独存在的,室内装饰也是建立在室内环境的变化特点上而成立的,室内装饰的风格和形式是整体建筑风格形式的一个延伸,它反映了所在建筑的设计思想和审美取向。
        室内是人们生活中最为密切的环境,它影响着人们日常的生活,所以人们也最为关注它,花更多的精力改造它。室内所容纳的人相对于室内公共空间来说应该是个体的,所以室内的风格上的多样化造就了室内装饰的纷繁变化。
        室内置景雕塑雕塑就是在室内空间中起到装饰和美化作用。它一般存在于大型的室内交互空间,比如商场、银行、酒店或车站的公共中心空间。它往往是展示室内风格的点睛之笔,因为室内装饰的众多元素都是具有使用性的,往往被人们忽视了他们的风格表现,而只有具有装饰作用的室内雕塑却引起人们的注意。室内置景雕塑一般都是占据了室内空间的中心位置或者是重要位置,他在室内装饰中的置景效果就更突出了。室内置景雕塑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运用尺度的形式,融洽室内空间的亲和感。室内置景雕塑就如给人们增添一份视觉乐趣。
        海亚特酒店大厅的雕塑采用了构成主义的手法,用线穿插组成了一个剔透的球体,室内的散点光线反射在上边显得格外醒目,金色的质感传达着富丽堂皇的感受,它的尺度巧妙的结合在空间里,使整个空旷的中央大堂变得亲近起来,带动了整个空间的活力。
        《五个半球的家族》是摆放在建筑庭院中的一组雕塑,通过半球体的组合变化,达到一种空间上的平衡,从而使原本呆板的空间变得有活力起来。这种庭院具有了室内空间维和的特征,所以在这种空间内的雕塑也具有室内精致雕塑的特点。这种庭院空间的雕塑在选用的材质上一般趋向于室外雕塑的材料,比起在室内普遍使用的材质要更坚固耐用些。室内置景雕塑具有突出或协调室内装饰风格的作用,它从属于室内空间,代表群体审美精神的宣言,置景焦点比较集中。而且,室内置景雕塑大多带有很强的风格性,并结合其他装饰元素来完成,其实,有些就是装饰元素的延伸和发展。它们的结构也比室外雕塑多,可以使用悬挂、镶嵌等处理办法。
        弗兰克.O.盖里对德国合作银行室内的处理,就运用了他的解构主义大胆的把顶棚处理的夸张、醒目。这个顶棚用来在大堂空间内分割一个更小的空间,盖里把它当作一个形体来处理,使得这个小房子在整个大堂内看来更像一个雕塑形体,跃动而夸张,极富生命力。当然,这是建筑师带着他的解构主义的演示。如果把它可以看做是室内雕塑的话,可以说不论以何种形式去表现的室内置景雕塑,都呈现了其共同的特点。
        那不勒斯的耳朵博物馆的室内是由一个巨大的酷似耳道的装置构成的,参观的人仿佛进入到一个巨大的耳朵内,通过声音的变化生动地演示了耳朵的构造和原理。利用功能的使用,把造型处理的夸张而又有变化。室内的造型具有了更多的意义,不仅满足了主题设施的功能需要,而且,还成为带有装饰效果的室内造型。
        室内置景性雕塑所涉及的公共空间一般比较小,所影响的公共关系的范围也比较有限,所以它能够相对自由地运用很多风格。另外,室内景致雕塑会经常使用一些装饰性的语言,这也是和它注重装饰性分不开的。室内景致性雕塑受空间范围和形状的限制,一般体量比较小,布局上空间相呼应,会呈现出间断的、多点的、分散的布局状态。
        室内景致雕塑是一种结合了室内装饰的公共雕塑,它所产生的审美效果是建立在空间造型基础之上的,它的形式和风格往往成为整个空间的主导者。

        来源:网络

        知识搜索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业务部:
        • 邮编:100069
        • 电话:
        • 技术部:
        • 邮编:100052
        • 电话:
        • 热线: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35(s)   5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