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画世界
      分享到:

      商品包装视觉传达设计制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核实中..2009-10-27 15:54:22 来源:网络

        商品的包装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创意的体现。设计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将商品的信息和企业的理念,通过视觉传达的方式传达给消费者。当然,一件设计工作品的完成必须具有严格的设计程序,通过调查、分析、研讨、创意、设计制作等手段,来完成其设计流程。在这个设计实践创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包装材料的选择运用,其技术性能要求一定要与商品的属性相适应。世界上商品的种类琳琅满目,商品的性能特性和用途都各不相同,有的怕热怕潮。有的怕碰怕震,有的易吸异味等。所以,包装材料和包装技术的使用一定要以弥补这些不足为基础。根据商品的特性、运输的需要,选用带有防震、防盗、防雨、防潮、防锈、防尘等保护装置的包装,以确保商品的安全性、合理性。例如对易湿的商品(如化肥)应采用防潮包装物,对于易碎的商品(如玻璃、陶器等)应采取必要的防震措施,如衬垫缓冲材料,使用泡沫塑料成型盒等,对于吸收异味的商品(如茶叶)就不能采用带有气味的包装材料,以免发生串味。熟悉掌握最常用的包装材料如:纸、塑料、金属、玻璃以及随着包装工业整体的提高,包装材料制造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各种复合材料、缓冲材料等的分类和技术性能。例如纸分为纸、纸板、瓦楞纸板三大类。纸和纸板还根据用途分为:文化用纸、生活用纸、包装用纸、工业技术用纸、包装纸板、工业技术纸板、建筑纸板等。瓦楞纸板又分为单瓦楞纸板、双瓦楞纸板、三瓦楞纸板。其各自都有各自的物理性能、外观表面性能、适印性能、吸收性能等。目前一般使用在包装上的塑料材料,可分为塑料容器、塑料薄膜(各种复合材料)以及缓冲材料三大类。各类材料双根据各自细分的材料、类别形成广泛的加工成型方法,如挤塑、注塑、吹塑等。熟悉各自主要选用材料以及适用的产品类别,例如聚脂瓶适用于药品、化妆品、盛装含CO2的饮料。塑料桶适用于工业原料、油类、碳酸饮料的包装。金属材料主要有镀锡薄钢板、无锡铁皮、铝等。还要考虑无害于人体健康,废弃物不污染环境,且便于回收复用或再循环的绿色包装产品。只有熟悉了包装材料及其技术性能,以及商品的属性,这样在设计中才能游刃有余。

        2.包装要表里如一,即包装要与商品的质量和价值相适应。我国80年代以前出口产品的包装,由于过于粗陋,带来了不良影响,即所谓“一等产品,二等包装,三等价格”。后来,一些企业在包装改进过程中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过分包装。实践证明,过分包装偏离了商品的价值,会给人以虚假的感觉,同样会损害商品形象,甚至企业形象。因此,包装一定要表里如一。按照各国长期贸易实践的惯例,商品包装成本已形成习惯定位。例如,不同种类的商品,其包装费用在整个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例是不同的。以化妆品、酒类、罐头为例,美国分别为30-40%,20-30%,25%;英国分别为23%,8.5%,17%;日本酒类为18%,罐头为10.5%。日本还规定,包装所占的空间容积不得超过产品所占空间面积的20%。因此,对商品进行包装要遵循高档商品高档包装,中档商品中档包装,低档商品低档包装,也就是物有所值。违背了这个包装真实性的原则,就会影响商品的销售。

        3.包装视觉传达设计应创意新颖、独特,具有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英国著名设计师加德先生说:“成功的包装设计是在7秒钟的时间内把信息传达给消费者,在4米远就能把顾客吸引过来。”试想,人们在琳琅满目的商场视觉停留的瞬间,不能很快地清楚地辨认出商品的牌号、名称、商标等,那么这个设计就是不成功的。只有创意新颖、独特、视觉冲击力很强的作品才能留住消费者的视线,将商品的信息快速传递给消费者。何谓商品的设计创意?就是设计师抓住商品的特殊属性,捕捉富有表现力的最佳角度,融入深沉的文化哲理,并以人的情感交流去适应消费者的商品位的追求。这种创意源于商品属性,体现商品的文化内涵,富有人情味。设计师不仅要注意设计的创意,还要重视创意的表达,即表现手法的创新,只有这样的设计作品才不落俗套,别出新裁。这样才和其它商品相区别,独树一帜,用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达到最终的促销效果。

        知识搜索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业务部:
        • 邮编:100069
        • 电话:
        • 技术部:
        • 邮编:100052
        • 电话:
        • 热线: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32(s)   5 queries
        update: